徐州师范大学

现在位置:首页>>高校信息>>徐州师范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前身是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始建于无锡市江苏师范专科学校。为了改变苏北地区教育落后的局面,优化江苏省高等教育布局结构,1958年学校北迁徐州,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院,当年起招收本科生,是当时苏北地区惟一的一所本科高校。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关心我校,指示:“徐州地区地域辽阔,要有大学”。从此,学校扎根苏北,艰苦创业,逐步发展。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 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徐州师范大学,同年获得以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04年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早在 80 年代中期,学校积极推动联合办学,增强办学实力,1983―1998 年与原国家煤炭部实行联合办学,人才培养的服务面辐射到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从1993年起,与澳大利亚狄根大学联合举办国际市场营销专业,在江苏省较早地开辟了跨国联合培养的新路子。学校着眼于发展,于1985年购置了400亩发展用地,在全国较早地建立了新校区。1989年,成立于1984年的第二个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并入。1999年徐州工业学校并入,组建了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和工学院,学校成为当时江苏省在校生规模逾万人的五所省属高校之一。 

  学校现有泉山云龙、奎园、贾汪4个校区。校园占地2,438亩,校舍面积83.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94.78万册,固定资产总额9.84亿元。设有文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法律政治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命科学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体育学院、音乐系、美术系、信息传播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土信息与测绘工程系、工学院等19个院系,另有 “两课” 教研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语言研究所、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直属教学单位以及成人教育学院、社区学院和独立学院科文学院。现有53个硕士点、55个本科专业,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研究生946人(包括教育硕士生148人),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0,761人。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各类毕业生78,000余名。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在学校的发展史上,有著名的汉语言学 家廖序东 教授,著名诗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吴奔星教授,戏剧家、中国古代文学史家王进珊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吴汝煜教授,教育家刘百川 教授,心理学家张焕庭教授,历史学家臧云浦教授,地理学家罗其湘教授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他们的影响下,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传统。在现有的1,286名专任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教授14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6名)、副教授34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47人,具有硕士学位者468人。1名教师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名教师被授予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30名教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9名教师获得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名教师获得江苏省高校首批教学名师称号;41人次为省政府“333培养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6人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1人为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个学科梯队为省“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 

  学校十分注重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现有校级重点学科26个,省级重点学科及重点建设学科5个,省级优秀学科梯队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和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科学研究成果丰硕。2000年以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一般课题37项,省部级重点课题、一般课题319项,重大横向科研课题53项,经费4216.5万元;出版著作343部;发表论文5,983篇;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7 项。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年度检索报告,我校2002年、2003年SCIE收录论文数,分别位列全国普通高校第75、82名,师范类院校第13、14名。据2004年初步统计,署名我校的SCIE收录论文数较前两年又有明显增长。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现有省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10个,省级优秀课程34门(次),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和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点3个。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苏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师范生素质教育基地、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基地、中等职业教育师资省级培养基地和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省级培训基地。我校学生荣获了包括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世界武术锦标赛散打冠军等多项大奖。校女子足球队2003年、2004年连续两次荣获“飞利浦”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联赛冠军。在2005年第2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以我校女足为班底组建的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队获得亚军。2005年10月,我校代表江苏省参加教育部主办的“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荣获团体总分、基本理论知识、运动技术技能三项团体一等奖。校大学生辩论队连续两次荣获江苏省高校辩论赛冠军。由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电视剧《无雨的日子》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电视作品大赛最高奖――理想杯。1995年以来,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连续九年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的联合表彰。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作为全国首批200 所 “有资格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 之一,接收了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的留学生在校学习。

  学校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积极推行内部管理体制、人事分配制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注重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确保各项事业协调共进、健康发展。自1988年以来,学校已连续八次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 “江苏省文明单位” ,三次被表彰为 “江苏省文明学校” ,2001年被授予首批 “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 光荣称号。 

  当前,我们正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学质量优良、办学特色鲜明、若干学科国内领先的综合性、开放式、高水平新型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类型: 师范类*
硕士点: 53个
院士人数: 1位
主管部门: 江苏省 
专业设置: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法学, 社会工作, 政治学与行政学,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学, 学前教育, 教育技术学, 体育教育,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 英语, 俄语, 日语, 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告学, 音乐学, 音乐表演, 绘画, 美术学, 艺术设计学, 历史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物理学, 化学, 应用化学,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地理科学, 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数字媒体艺术, 统计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工业设计,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自动化, 测绘工程, 制药工程, 园林, 市场营销, 财务管理, 旅游管理, 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学校层次: 研究生*
校园风光:
徐州师范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省份: 江苏省
城市: 徐州市
电话: 0516-3867100
地址: 江苏省徐州市和平路57号
邮编: 221116
地图: 徐州师范大学地图:

点击地图区域不放拖动可移动地图, 使用左上角控制器可缩放地图.(地图位置标点偶有误差,仅供参考)

正在努力装载徐州师范大学地图...


e-mail地址: zsb@xznu.edu.cn
学校网址: http://www.xznu.edu.cn/
学校代码: 10320
研究生招生电话: 0516-83403083
研究生院网址: http://www.iweeeb.com/w/%E5%BE%90%E5%B7%9E%E5%B8%88%E8%8C%83%E5%A4%A7%E5%AD%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