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永济普救寺

现在位置:首页>>旅游景点>>山西永济普救寺


省份: 山西省
城市: 运城市
县区: 永济市
简介: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
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这是一座千年古刹,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从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寺院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加之和《西厢记》故事密切关联的建筑:张生借宿的“西轩”,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寺后是一地势高低起伏,形成活泼的园林花园。园内叠石假山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塘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相衔。莺莺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
屹立在寺中的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奇特的结构,明显的回音效应著称于世。游人在塔侧以石扣击,塔上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声,令游人连连称奇。据方志中称之“普救蟾声”,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
由于《西厢记》的问世,使得这个“普天下佛寺无过”的普救寺名声大噪,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迩。而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心灵,使它成为蜚声著誉的游览胜地。
景点类型: 寺庙*
出行方式: 参团*,自助*,自驾*
适合人群: 家庭*,个人*,情侣*,朋友*,老人*
游玩项目: 许愿进香*
景点:

十王堂

     十王堂位于普救寺中轴线之西侧,形制与罗汉堂相 同并相对而立,一九九八年修复。   佛教说阴间有十王(即十殿阎罗王),堂内因塑有 十王的塑像而得名,当年张生游寺时曾到过此堂。
十王堂

罗汉堂

     罗汉堂位于普救寺中轴线之东侧,宋代形制,宽五间,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前檐后廊,一九八八年修复。   罗汉是“阿罗汉”的省称,是释迦牟尼的护法弟子。原在印度只有十六尊者,后来又增加了两尊。到宋代成为十八罗汉。   《西厢记》中,张生游寺“数了罗汉”即指此处。
罗汉堂

弥陀殿

     弥陀殿位于普救寺中轴线之南隅。宋代形制。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顶。一九八七年修复。殿前菩萨洞顶是宽敞的平台,供游人眺览小憩。   此殿以供阿弥陀佛而得名。阿弥陀佛是梵语的禅音,意思是“无量光明”,又称无量寿佛。
弥陀殿

天王殿

     天王殿在普救寺中轴线前隅,明代形制,面阔三间,进深四椽,    单檐歇顶,系一九八七年修复。      古印度神话称须弥山有“四大天王”,佛教也采用其说,宣称 “四大天王”各护一方天下,故称“护世天王”,俗称“四大金刚”。
天王殿

普救寺

    

 

普救寺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
  这里塬高29米—31米,南、北、西三面临壑,惟东北向依塬平展。原有范围,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这是一座千年古刹,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普救寺

普救寺塔院回廊

    
普救寺塔院回廊

  穿过大钟楼,沿两侧石阶攀登,行至塔院回廊,古朴典雅、清秀挺拔的莺莺塔便屹立在院中央的塔基之上,44间仿唐式回廊环绕四周。《西厢记》中张生当年游寺时“登上宝塔,将回廊绕遍”即指此地。
  当莺莺与红娘游至东廊时,正巧与绕廊揽胜的张生相遇,两人四目对视;一个是天姿国色倾城貌,一个是意马心猿双眼馋;一个是闺阁千金摒弃嫌疑小脚难行快,一个是风流倜傥穷追不舍大步流星撵。莺莺急行至回廊拐弯处

普救寺塔院回廊
普救寺塔院回廊 普救寺塔院回廊

时,不慎跌跤,左手捂地,她那沾满香脂的素手在铺地砖上留下了清晰的印痕。莺莺的手印,引出了一段千古风流佳话。如今,凡是前来普救寺旅游的妙龄少女,都要寻觅这一爱情故事的旧迹,并将自己的手在莺莺的手印上比一比,据说这样就能找到像张生那样爱情专一的如意郎君。

普救寺塔院回廊

普救寺莺莺塔

    
普救寺莺莺塔 普救寺莺莺塔 普救寺莺莺塔
普救寺莺莺塔 普救寺莺莺塔 普救寺莺莺塔

  莺莺塔原名舍利塔,据称为我国最早建立的十九座藏有释迦摩尼真身舍利的塔之一。因张生戏莺莺的故事发生在塔下,故俗称“莺莺塔”。
  莺莺塔被称为世界奇塔,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声学效应――“蛙鸣”,这种效应在方志中被称为“普救蟾声”,并被列为“永济八景”之一。“普救蟾声”可与北京天坛回音壁、河南省宝轮寺塔四川省潼南县大佛寺内的“石琴”相媲美,被誉为我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几百年来,这一奇异的效应成为普救寺的一大奇观,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并为之赞叹称绝。

普救寺大钟楼

    
普救寺大钟楼 普救寺大钟楼 普救寺大钟楼

  跨进山门,沿石阶而上,即至飞檐翘角、气势雄伟的大钟楼。此楼全高17米是一座重檐歇山式的仿唐建筑。楼上悬匾“大钟楼”,是我国著名书画大师董寿平先生所书。楼前楹联系现代著名书法家卫俊秀先生撰写。联曰:“高标跨穹窿,百尺危楼独

雄秀;钟声震寰宇,万念俱空悟世人”,联语既带有浓郁的佛家韵味,又写景贴切,加之字体古朴苍劲,眼前这座大钟楼,在《西厢记》“白马解围”一折中竟成了“观阵台”。话说守卫蒲津桥的将领孙飞虎听说暂住在普救寺内的相国之女崔莺莺长得如花似玉,貌似天仙,想占其为妻,遂带领5000人马将普救寺团团围住。

普救寺大钟楼
普救寺大钟楼

  当时,满寺僧侣惶恐不安,老夫人迫于无奈,许诺有退得贼兵者即将莺莺许配为妻,并倒陪嫁妆。此赏格正中张生之意,即献策书报蒲关,请同窗好友白马将军破贼解围。为了显示白马将军的威力,张生邀请老夫人、法本长老等僧众,登上大钟楼观看两军对阵厮杀,白马将军如何生擒孙飞虎之战况。如今,游人登楼俯视,想象当年“半万贼兵,卷浮云片时扫净”的鏖战情景,体会“白马将军义薄云,书生笔阵扫千军”的个中滋味,会有万千感概。

普救寺山门

    
普救寺山门 普救寺山门 普救寺山门 普救寺山门
普救寺山门 普救寺山门 普救寺山门 普救寺山门

  普救寺坐北向南,依塬而建,并逐级升高。坐落在两米高台基地的三开间单檐悬山式的建筑,即寺之山门。门正中悬挂匾额,上书“普救寺”三个浑金大字,系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墨宝。山门两侧“普愿天下有情,都成菩提眷属”的楹联,是赵先生欣闻这座文化胜地得以修复,兴奋之余欣然命笔挥就,笔力雄健,气度雍容。


自助旅游指南:     外部交通
铁路
运城有发往北京西安天津成都太原石家庄大同临汾等地的列车。

公路
运城市境内有209国道通过,分别可通达河南三门峡市陕西华阴市。(附运城汽车站时刻表)
传真: 0359-8485263
电话: 0359- 8032323       
地址: 山西省永济银杏东街
网址: http://www.iweeeb.com/w/%E5%B1%B1%E8%A5%BF%E6%B0%B8%E6%B5%8E%E6%99%AE%E6%95%91%E5%AF%BA
电子邮箱: master@yongji-tou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