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云冈石窟

现在位置:首页>>旅游景点>>大同云冈石窟


省份: 山西省
城市: 大同市
县区: 大同县
景区级别: AAAAA
门票价格: 60元
大同云冈石窟地图:

点击地图区域不放拖动可移动地图, 使用左上角控制器可缩放地图.(地图位置标点偶有误差,仅供参考)

正在努力装载大同云冈石窟地图...


简介:
现存的云冈石窟群,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象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贴在云冈半腰。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整座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石窟雕塑的各种宗教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分,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雕刻、建筑、音乐及宗教都是极为珍贵的宝贵资料。
景点类型: 中国四大石窟*,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AA*
出行方式: 参团*,自助*,自驾*,长途汽车*,旅游专线车*
适合人群: 家庭*,个人*,情侣*,朋友*,老人*
游玩项目: 观赏*
景点:

第34窟

     第34窟西壁的飞天,是云冈石窟中最美的飞天。 这是云冈后期民间凿琢时期的作品。雕刻的线条虽然粗犷,姿态却细腻传神,头上的高昌与帖帛的飘扬,面轮的清瘦与腰身的纤细,长裙飘,双足收敛,无不显示出一种大家闺秀、窃宛淑女的风范,她身上透出一种极高文化素质的气度,这是汉化了的鲜卑姑娘气质的融合。她身上体现出的是盘旋、茂盛、扶疏、舒展、秀婉曲折等诸多含义。
第34窟
第34窟

第20窟

     第20窟的坐佛,是云冈最著名的露天大佛,可能是由于某次地震灾害,窟前半壁山崖崩塌,至使坐佛暴露在外,巍然独存。据推测,他是依照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的形象雕刻的,似一位阅尽沧桑、雄才大略的长者,在阳光下俯视人间。正因成了露天雕像,所以虽是坐姿,却仍显得分外高大。并且由于可以远视,更境加了他的庄严肃穆之感。大佛全身比例适称,造型手法简练概括,他宽阔的身躯给人以稳健之感,他所据有的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精神风貌,为这一时期佛像雕刻的杰出代表。他微微前倾的身躯和棱角分明的嘴角,仿佛在向众生宣讲着佛教的真话,他那细细的弯眉和微启的双目,使人感到慈祥为怀的气度,他不仅是云冈石刻中的杰作,即在全国来说,也是佛像艺术中的精品。
第20窟

18窟

     此洞窟形也是椭圆形平面,穹窿顶。洞窟东西最宽处约18.7米,南北最长处约7.7米,是一个非常高阔、宽敞的洞窟。主尊佛像是一大立像,高15.5公尺。造形奇特而优美。佛像昂首挺立,身躯雄壮,气势宏伟。紧贴在本尊立佛两侧的胁侍是两尊菩萨,头戴莲花纹三珠冠,中刻小坐佛,冠下束发垂肩,眉眼细长清秀,鼻翼俏媚,薄唇含笑,由相较美。在菩萨立像的外侧,东西两壁各雕一个胁侍佛。胁侍立佛头顶上方均罩华盖,赤脚踩踏莲座。东西两边的胁侍佛和本尊像左右的紧身胁侍菩萨与中央主佛相互映衬,既有主题和义理上的昭示,又有造像层次上的过渡,显得和谐、庄严和隆重。在本尊佛像的双肩两侧,胁传菩萨头顶上方,左右各雕有五身弟子像,合为释迎牟尼的十大弟子。整个洞窟的布局造形显得主题突出、层次有序、雕刻精美。从整体看,这一窟是昙耀五窟中最豪华、最讲究的一窟。 18窟最为奇特之处便是主尊身上的那件“干佛架装”。据调查,在国内外的泥塑、彩绘、木刻、玉雕、铜铸、石凿的各类佛像中,迄今尚未发现有如此规模的干佛装绽。真可谓是云冈之一景。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那末就不难看出这“千佛裂缝”披在此尊佛像身上的用意。这是县瞪运用“往生”的观念进行的独出心裁的设计。它的意思可能是:太武帝当初杀戮佛门第子,第子殉道而往生极乐净土,把干百蒙难而成正果的形象,附在太武帝的衣衫上以资永念,兼示惩罚。而那些小佛像的大小不一,则是为区别遇难者的功德、身份之高低。 除此之外,洞窟的四周还有许多大小不同、样式各异的佛宪,而且室中造像主要是释迎、多宝对坐像和交脚弥勒佛像,这便可知,这些佛龛与主尊像并非同时完成。而佛龛则是后来补刻的。这种补刻一直延续到孝文帝时期,时间相跨有近四十年。除了佛直以外,,大部分洞窟中间又刻以千佛像,窟顶和洞窟外壁均如此。日本学者关野贞、常盘大定在《山西云冈》中说: “此石窟,不仅规模宏壮,其内部的佛像也带着雄大刚健的气象,是全云冈石窟中的最雄伟者。”
18窟

第17窟

     此窟窟形平面属椭圆形。穹窿顶。主像为云冈最大的交脚坐像,高15石公尺。你走进这低于地平面约1公尺的17窟时,仰面向上,这尊主像魁奇伟岸,有唯我独尊的气势。头上戴花冠,胸前配兽饰,臂着珠钏,腿作箕踞。右手仰掌,左手屈胸。人们称之为“交脚弥勒菩萨”。此窟东西两壁各有一大佛像,东为坐像,西为立像,也非常魁梧,但风格与主像不同。由于有这三尊像,也有称之为“三世佛”,主尊定为未来世之弥勒。

对此窟历来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中国学者多数主张为“三世佛”。主尊佛为交脚弥勒。

太和十三年”题记

第17窟明窗东侧有“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题记,为研究洞窟开凿的时间提供了可靠的记录依据。以此对应第17窟的造像,佛像加冠,意在开创大业已成功,予以表彰加冕;兼可弥补其“冠履不暇”的奔波劳碌。半蹲式的交脚坐形:可为对其“栖逞外土”不得安居寄托的记念,同时又似在告诉人们:江山初建,无暇安坐,遇有军情可随及起身征战之感。

第16窟

     此窟为昙耀五窟最东端的一窟,按位置及造像应届昙耀五窟之第一窟。窟平面为椭圆形(或称马蹄形),顶为穹窿形(或称草庐形)窟内主像为立于莲花座上的大立像,像高13.5公尺。此像的特色是:发式为肉髻和波状发纹,这是云冈石窟中特有的发式。正基于此,有学者把此窟视为昙耀五窟之最晚一窟。也有学者主张是昙耀五窟之最先一窟。迎面一尊13.5米的立像,迢你仰望。此像高大雄伟、造型英俊,神情威严、身着厚重的毡披,胸前佩结带,大裙齐胸(颇像今朝鲜族服装)右手上举胸前,左手下垂,拇指与中指相捏,呈说法手印。从造像上可看出一种游牧民族风格。且有一派英武气概。
第16窟
第16窟

第15窟

     第15窟是云冈又一特殊形制的洞窟。它与一般洞窟不同的是,该洞窟规模小而无大像,此窟最大特点是四壁雕满排列有序的干佛。是云冈石窟最为典型的千佛像窟。据1958年统计:此窟大小造像8900尊。所以也俗称万佛洞。 千佛造像是佛教石窟艺术中一种非常流行的题材。通常表现为洞窟的整个壁面、窟顶、门窗、塔柱都雕刻数量众多的、横成行竖成列的小佛像。
第15窟

第13窟

     第13窟位于云冈窟群中区的最西端。这个洞窟属云冈第二期工程。有专家认为是献文帝为其父皇文成帝所雕。 第13窟东壁的龛楣装饰是云冈石窟中最丰富的。云冈石窟中佛龛的龛楣装饰形式多样,有尖拱龛、圆拱龛、 形龛、山岳形龛、华盖龛、屋形龛、帐幕龛等等。龛楣两端有两龙交首、金翅乌、蝎首、狮子等装饰,有的还在龛的基本形式上再刻以飞天化佛等,使龛式、人物、动物的装饰表现得更为明显突出。表现出宗教艺术追求庄严富丽的效果。
第13窟
第13窟

第11、12窟

     第11窟是云冈较早出现的中心方塔式洞窟。中心塔柱分两层,下塔约占塔身的三分之二,四方雕立佛,上层南面是交脚像,其它三面为小立像。 窟内的布局全部不对称。西壁满布佛宝,形式各异,雕刻精美,无统一布局。东壁有“太和七年造像志”和邑信士五十四人雕刻的九十五躯雕像。这些佛直大约也是当时的善另信女们各自为修功德而独立雕刻的,所以才形成了这种不对称,无统一布局的雕刻。南壁不同于东西壁,南壁明窗两侧像雕刻内容极为丰富。其中有佛塔、有伎乐天、有供养人还有千佛龛。 此窟的布局是东西两壁不对称。它打破了中国由来己久的开窟造像传统的主体突出,两翼对峙的局面。此窟的布局是东部小龛错落有致,西部出檐七佛立像,其大超人。据一些专家研究,此种布局的出现是: “当时国家投资开大窟,民间集资补小龛。”的反映。 第11窟是云冈题记最多的一个窟。 《太和七年造像志》,是云冈现存较完整的一块题记。这块题记至今仍保留在第11窟东壁的上部。该志为磨壁石刻,呈长方形,横长78厘米,竖高约37厘米。刻字24行,共有336字。此志以其年代最早、文字内容详细而成为研究云冈石窟的一块有价值的题记。 第12窟是云冈石窟中艺术氛围最浓的一个窟。人称“音乐窟”。的确,你在这个洞窟完全可以感受到一种“庄生天筋”般的美妙境界。这里是音乐的殿堂:这里是舞蹈的天地。佛陀在这壁低眉合掌含笑聆听;众憎在那厢痴迷凝目沉浸其中;乐手在一边怀抱琵琶忘情弹奏;飞天在四方扬袖翻飞;真可谓一座洞窟打开,现出一个华美绚丽、神佛共舞的洞天。 在云冈诸洞窟中,像第12窟这样以音乐、舞蹈为主要内容的洞窟。在全国石窟中也实属罕见。当你入居其中,环目四壁,凝神屏息,那布满四壁的十方诸佛、层层叠叠的飞天伎乐组成了一个宏大的音乐仪式,玲听到一种佛筋之音!这声音是佛回的,也是鲜卑的。 据统计仅12窟里,各种大小乐器就有17个种类、47件之多。这无疑包揽了北魏所能看见的所有乐器。这些乐器,应该是当时乐器的总和。如此之多的乐器,有的来自番汉;有的来自西域。这一时期由于丝路交通则帧畅,各国往来的频繁,《疏勒乐》等一批乐曲在此时传入中原。因此云冈石窟中伎乐演奏的乐器,应是民族融合的象征。在云冈石窟中出现了大量《西凉乐》的乐器,这是因为北魏太武帝公元439年西征北凉。这次西征将当时流行于凉州一带的《秦汉乐》及乐工带到平城。并在当时的宫廷大礼中演奏。《西凉乐》即从《秦汉乐》的发展而来。云冈石窟中的这些乐器即是当时来自北凉的工匠们把当时流行的乐器该了下来。《西凉乐》吸收了汉乐和西域乐舞的特点,为各部乐中最大的一部,是当时除了《龟兹乐》以外最受人们喜爱的一部乐舞。当时西域各国非常盛行佛教乐舞。据《法显传?于阗国》载: “其国丰乐,人民殷盛,尽皆奉法,以法乐相娱,众僧乃数万人。”北魏当时是以佛教为国教,佛教乐舞必然分行于当时。这种乐舞即在云冈雕刻中体现出来。
第11、12窟
第11、12窟
第11、12窟
第11、12窟
第11、12窟

第9、10窟

     第9窟与第10窟是一组双窟。是云冈石窟中殿堂风味最浓的两个窟。而且这两窟以其前殿有列柱开问,是为云冈一大特点。两窟的前殿各有两根露明通顶石柱,柱呈八角形,柱面各刻十层佛直,柱下刻须弥座,座置于柱础上,柱础为大象。可惜柱身外面雕刻及柱础象头部分皆己风化殆尽,己不能显示当年的富丽景象。两窟的外殿各由两柱分间,形成三开间的布局,外殿的雕刻极尽细腻与豪华。前室内部空间的安排,直接体现了双窟的布局原则。平面呈长方形。后室与第7、8窟相似。前室东、北、西三壁高约十米,规划整然。水平的莲瓣纹带将三壁统一划为上下两层,与后室的层序相呼应。东、西、北三壁佛宝的配置更明确地反映出双窟的意义。首先,第9窟西壁与第10窟东壁是同一堵隔墙的两面,两壁上层的屋形龛,左右立柱、中间的交脚佛坐像、左右的胁侍菩萨立像、胁侍上方的飞天,形式几乎完全相同。其次。第9窟东壁和第10窟西壁上层屋形宝及其左右八角柱、中央交脚菩萨坐像、两胁侍下半跏趺菩萨坐像形式也是相同的。此外,两窟北壁上层东西的二佛并坐龛、下层东西翼和拱门楣龛、左右八角柱,也属相同形式,只是安置主像不同。双窟内屋形龛的建筑结构是模仿了汉魏以来的瓦顶木构建筑。关于造像,佛、菩萨、诸天、鬼神、门神源于遥远的西方样式,但是经历了若干次类形化过程之后,又由云冈的雕工改造成质朴简练的造像。 两窟中须弥山的雕刻甚多,是云冈诸窟中少有的。如东西两侧列柱的柱基刻成的须弥山;第9明窗西侧,是一幅乘大象菩萨漫步于须弥山上的浮雕;而第10窟门据浮雕可谓是一个完全是一反映鲜卑民族的须弥山。 第10窟的窟门为方形,在后室的正面,门楣上刻莲花与忍冬纹,作门框装饰。框饰之上就是须弥山浮雕。山腰很细,二龙盘绕,山形形如火焰,有远近层次,能给人以山  
第9、10窟
第9、10窟
自助旅游指南:     如是从火车站出发,坐3-2公车,到终点站云冈下车,车费2元,
市内打的,从市内25-30元,不等,可以和出租车司机搞价,
或是17路车费一元,到新开里下车,倒车3-1公车或3-2公车到云冈,车费一元,
云冈门票60元,进到里面也不收费了.
电话: 0352-3026229
地址: 山西大同市
网址: http://www.yunga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