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下梅古民居

现在位置:首页>>旅游景点>>武夷山下梅古民居


省份: 福建省
城市: 南平市
县区: 武夷山市
简介:
下梅,座落在武夷山市东部,离武夷山市区6公里,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5公里,南接武夷山度假区、属武夷街道办管辖。全村占地面积为220141平方米,村落建筑面积为124802平方米。全村现有人口2000多人,有村民500多户。全村目前仅有一所村级小学,医疗点4处。村民多为汉族,也有畲族。
下梅村落生态环境好,具有独特的风水意象。山护村落,水养邑人,山环水抱营造了一个封闭安宁型的村落。下梅历史上除土地革命时期发生过几起国共之间的战火劫乱外,从没遭遇过严重的战争外患,日寇战机轰炸赤石、公馆、城关、星村、五夫时,也不敢贸然闯入下梅上空。平安祥和的下梅村,使村民拥戴社,守土勤耕,绅士、贤人注重村落礼教,办学堂、私塾,修庙宇,捐公益。村民们恪守农事节气,春种秋收。农闲之余,参加乡村寺庙的迎神赛会。下梅历史上曾展示了民风蔚然的好风尚。
由于下梅人文景观资源丰富,1992年7月,福建电视台《同安主簿》剧组在下梅拍摄以朱熹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同年秋,江苏电视台在下梅拍摄电视连续剧《范仲淹》。下梅古民居首次作为外景在电视剧中得到宣传。
2004年,下梅村在获得福建历史文化名村的基础上,着手申报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实现了下梅人最难得的目标:2005年9月16日,经国家文物局、国家建设部的批准,下梅村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从此下梅有了一张通向世界的“国家名片”。
景点类型: 民居*,影视基地*
出行方式: 参团*,自助*,自驾*
适合人群: 家庭*,小孩*,老人*
游玩项目: 摄影*,文化游*,观赏*
景点:

下梅村风水碑

    
下梅村风水碑
山环水抱聚宝盆,
     青龙白虎遥山横。
     财源广进流不去,
     乡关肘里鸡犬闻。
  这是一首描写下梅村风水意象的诗。清嘉庆年间,大学士军机大臣王杰来过下梅,他赞美下梅道:“鸡鸣十里街,日出千鼎烟”。据此可知,清代的下梅已有千户人家了,人口编图已是“万户候”的十分之一了。从白岩岗俯瞰下梅,四面八方向下梅延伸的九座山冈似九条蛟龙,同时潜首下梅村盆地,因此,清代下梅首富邹氏茂章,为了以文韬武略来涵养九只蛟龙,建了文昌阁,藉此锁住蛟龙的灵性,让它接受文昌帝君的教化,让下梅村的后人文运亨通,科第峥嵘。
下梅地形,是武夷山典型的一个小盆地。下梅俗称“锅庄”,意指下梅地形如一口锅,村庄座落其中。下梅村四面山环,一面水抱。四周山麓层叠,内层山峰的海拔平均高度在600多米以上,南面的芦峰海拔高度在900米以上,北面的夏主岭峰也在800米以上。而东面的黄竹岭与西面的后山岭海拔高度只有400米左右。下梅先民为什么要选一个南、北两面高而东、西两面低的盆地作为村落居住地呢?一是勘舆家们考虑到日照因素。东、西方向是太阳升落位置,下梅东、西方向山峰相对低矮,有利长时间日照,最大限度地为村落全方位提供长足的日照。而南、北山峰相对高,有利于减弱秋冬冷空气对流的侵扰。下梅村落中有当溪穿村而过,又有梅溪环绕村庄南北,村庄整体上蕴藏着“山气刚,川气柔”的风水意象,堪称“钟灵毓秀”之地。(邹全荣)

梅溪

    
梅溪
梅溪,是武夷山东部有名的溪流。因它发源于梅岭,因此叫梅溪。梅溪全长50多公里,它的上游叫上梅,下梅村位于梅溪下游,故名。梅溪两岸有许多村落以梅命名:如梅岭、上梅、下梅、梅溪村。理学家朱熹当年常往返于上梅、下梅,过梅岭时,观村野农家、山冈田塍梅香飘逸,留下了“晓登初移屐,寒香欲满襟”赞美梅香的诗句。梅溪它不仅养育过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南宋理学家朱熹,还涵养了清代繁荣的茶市下梅。下梅村四面群山环抱,梅溪拥护着下梅整个村落,与村中的人工小运河当溪交汇,形成丁字形水网。如棋盘布局的下梅村,就安卧在山环水抱中。梅溪在清代中晚期,发挥了重要的商贸水运作用。清代下梅村是武夷山茶市。《崇安县志》载:“康熙19年,武夷岩茶茶市集崇安下梅,每日行筏三百艘,转运不绝。经营茶叶者,皆为下梅邹氏。” 水运十分繁荣的下梅茶市,其主要水运通道是当溪与梅溪沟通,直达崇阳溪。当溪是一条人工小运河,穿过下梅村,将村庄一分为二,营造了水乡风光。  
梅溪有许多优美的传说。梅溪流经遥山,对岸就是五兴亭。五兴亭的名字由来,传说与朱熹有关。遥山是下梅的一道风景,此山如一具屏风,横遮西照。当年朱熹前往武夷宫授课,中午途经遥山顶上,驻足路亭处歇脚时,忽然被梅溪湾和渡津头的景致吸引住了,他来了兴致,问弟子:“吾看此处景致绝佳,颇具文昌意象”。弟子问:“先生从何说来?”朱熹说:“我等儒生,心境兴致常被山光水色所引发,吾今兴致所在,便是一兴《诗》,二兴《书》,三兴《礼》,四兴《易》,五兴《春秋》,可谓五兴也。”从此,后人便依了朱熹的意思在遥山顶上修了一座“五兴亭”。五兴亭,是朱熹提示后人不能忘了《五经》这个的经典。如今遥山古道已荒废,公路从山脚经过,伴着梅溪水逶迤西去。
    梅溪一度成为山西榆次车辋的常氏,进入下梅茶市采购武夷岩茶的重要水路,梅溪是晋商常氏与下梅邹氏联合贩运武夷茶到恰克图起程的“茶商水道”。(邹全荣)

当溪

    
当溪
当溪,从源头算起全长2000多米,当溪原是一条自然过水坑,发源于芦峰南脉大元岗,穿过下梅村,将村庄一分为二,因流经村落之中,故宋时下梅称当坑坊,后更名为当溪。一些勘舆家认为:当溪是下梅村落的“中轴线”。 
    当溪流至下梅汇入梅溪,全长900多米。在上游的坑头,建有提水工程,灌溉着八仙堂、鸡公垅等400多亩农田,并建有水碓,用于碾米。今水碓已废弃,遗址尚存。中游建有乌龙坝、坝滩头等蓄水工程,灌溉着晒谷岩、中坂、龙对仔、方坂等1500多亩农田。 
    至宋代时,下梅首富江、张二姓,掌握着当坑坊三分之二的土地,为减轻洪涝灾害,江、张二姓开始疏浚当溪河床,为增强当溪排泄山洪的功能,合力投资垒砌岸陂。至明代,洪水多次将当溪岸陂冲毁,周、王、李、方四姓家,再次集资将当溪下游加宽、加深,疏浚支流瓦河溪,增大排洪量,并用石块垒砌岸陂。同时在上游、中游建坑头提水工程和乌龙坝、坝滩头等蓄水工程,使下梅2000多亩农田的水旱灾害基本得到解决。 
    清康熙年间,下梅邹氏出巨资对当溪进行全面改造,除将当溪南北岸陂改造成街路外,还在当溪各段修筑埠头,共有九处。使之更适合发展水运。人们将它称为“小运河”。商贩们就是用竹筏这一水上交通工具,载着茶米油盐、布匹五金,进入当溪进行交易的。此时,下梅己形成武夷山重要的茶叶集散地 “日行竹筏300艘,转运不绝。”武夷山茶叶等货物流通,自下梅集运,过梅溪水路,汇入崇阳溪,经闽江下福州入海,运往广东远销东南亚。 
    当溪为下梅营造了水乡风貌,与梅溪构成和谐的水运环境,促进了下梅街市的发展,两岸店铺林立。清初至民国,下梅成为有名的商业集镇。数百年来,当溪承载过多少财富?只有南北两街上那七十余栋规模宏阔的古民居知道。如今,由于商业集市转移,当溪水位下降,失去昔日的辉煌,但当溪在排洪、灌溉和方便村民生活方面,仍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邹全荣)

达理巷

    
达理巷
 
在下梅村,有一条很特别的巷子,叫达理巷,它与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座巷子紧挨着方氏参军第的巷子,原来有一段曲折感人礼让故事:邹氏与晋商经营中,学到不少为人处事的美德。邹氏深知礼让是美德,虽然当时为村中首富,但富而且仁。
邹氏建豪宅于方宅参军第南面,两户人家后墙紧贴,都无法开后门。因门第观念互不相让,甚至还发生过多次争执吵闹。方参军在新疆伊梨镇守边关,在战场上牺牲了,因此方氏是忠烈门第。但是方氏经济不景气,家眷处于贫困之中,一时拿不出钱共同修巷子,邹氏不忘扶贫济困,就出钱帮助方氏度过生活中的困难,方氏也十分感激,不计较以前两家人的恩怨,马上作出让出封火墙的决定,邹氏主动承担了修建巷子的全部费用。邹氏的后门开通了,方氏与邹氏又成为友好的邻居,所以这条巷子就叫做“达理巷”,意思是两家人在处理邻里之间的利益关系时都能通达理。(邹全荣)
 

邹氏家祠

    
邹氏家祠
邹氏家祠,是下梅邹氏在与晋商经营武夷茶叶获得巨大利润后,耗巨资建成的创业丰碑。也是雄踞于村落中心的标志性建筑。邹氏原藉江西南丰,公元1694年,邹元老带着他的儿子们入闽,来到下梅村择居创业。经历了几代人的艰苦创业,邹氏才发展为闽北有名的商贾。地方史料载,下梅邹氏与晋商合作每年获利百余万两银子,取得成功后,建豪宅七十余座,修当溪建码头,立家祠设文昌阁,大兴土木,传教化,重教育。邹氏家祠是下梅村标志性古建筑,也是武夷山境内保存得最完善的一座祠堂建筑。祠堂门楼气势宏阔,砖雕图案丰富多彩。门两侧的“木本”、“水源”,是两幅篆刻横披。意思是说一个家族的繁荣昌盛,如树木一样,有赖于深深遍布在乡土中的根;又如江河之水,有赖于源头的涓涓细流,揭示了邹氏追思祖先,不能忘本的理念。我们看门楼左右两侧圆形砖雕图,分别刻着“文丞”、“武尉”的象征意义,希望子孙后代能文能武,人才辈出。家祠的门础上,立着一对抱鼓石,构成了“户对”,门楣的上方原来是四只半尺左右长的雕花石柱,叫“门当(或门簪)”,门当户对是建筑部件,起着镇宅求安的作用。
大厅正堂原有二十四孝木雕鎏金门四扇,雕刻着我国传统孝道的二十四个经典故事。神坛上供着祖先灵位和邹氏艰苦创业时的扁担麻绳。每至清明祭祖时,都要供奉扁担麻绳,借此激励后人要知道创业的艰辛,不忘祖先功德。
家祠下厅是用于搭建临时戏台的场所。顶上构建是藻井,两侧是厢楼,供听戏时用。邹氏家祠每年举行春秋两祭(春祀秋报)活动,活动期间除祭祖饮胙外,还请戏班在家祠内唱大戏。一切费用开支,皆由祖宗公产照田的年田租提供。管理照田事务按房轮值。邹氏照田很多,不仅下梅有,还在曹墩等地购置田产,并设庄收取田租,用于家族公共开支。(邹全荣)

传真: 0599-5206999
电话: 0599-5206204
地址: 中国福建武夷山市下梅村后巷1号 邮编:354300
网址: http://www.xiame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