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魅力湘西

现在位置:首页>>旅游景点>>张家界魅力湘西


省份: 湖南省
城市: 张家界市
门票价格: 268元/人
简介:
她是湘西文化的缩影;她是土家风俗的灵魂;她集力量与柔美于一身,展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她,就是《魅力湘西》,一场来张家界必看的民俗表演,一场演员与观众激情互动的本色演出。 《魅力湘西》大型综艺篝舞晚会,在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民族歌舞剧院——魅力湘西大剧院——每晚8点准时上演。精心的舞美设计、古老的音乐旋律、绚烂的灯光效果、华丽的民族服饰和强大的演出阵容,为您精心奉献一出高品味的湘西民族文化盛宴;2台大型电脑屏幕的现场直播,6套美国顶级JBL音响,全自动机械升降舞台,4800平米的室内外演出场地,给您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刺激和视听体验。走进《魅力湘西》,就走进了毕兹卡近800年的历史,就走进了湘西古老神秘文化的最深处! 《魅力湘西》——中国民族文化演绎新标杆,CCTV-3《艺苑风景线》、凤凰卫视《九州深呼吸》、旅游卫视《旅游资讯》等知名栏目曾倾情推介。她是500多个日日夜夜的灵感创作,是40多位策划精英的智慧结晶,100多位少数民族演员,激情奉献美轮美奂的原生态民族歌舞,和精采非凡的湘西绝技表演。《魅力湘西》郑重承诺:节目不满意全额退票!因为我们坚信,这场演出一定让您觉得大开眼界、物超所值! 她,将为您讲述湘西的神秘传说,带您走进“新·奇·怪”的玄幻世界;她曾令无数中外游客流连陶醉;而如今,这片神奇土地的某一个夜晚,魅力湘西大剧院正期待您的光临,带您亲身体验湘西的魅力!
景点:

椎 牛 祭

    

椎 牛 祭


湘西苗族的祭祀活动很多,对通常所说的三十六神、七十二鬼都行祭礼。其中规模最大而又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要数吃猪、吃牛和接龙三种。此外,还有一种“还傩愿”的祭祀活动亦在苗族中流行。


其中,吃牛祭又称“椎牛”、“拢尼”,是苗族最大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记载和民间口碑资料证实,它产生于苗族远古的渔猎文化时期,并迅速地在本民族中传扬开来。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居住在我国境内的各苗族支系几乎都存有这一习俗。

 

椎牛一般历时四天三夜。其目的一是为了解除重病,二是求子。主要程序有许愿、买牛、开门、敬家先、享客、摆古、赎名赎利、喂牛水、椎牛、散客等。时间多是选定在秋后举行。在夜以继日的祭祀活动中,苗巫扮演了沟通人神的特殊角色,且歌且吟且舞,使得祭祀场面显得分外神秘而又活跃。尤其是他所吟诵的巫辞,长达近万行。其中含苗族的创世纪神话、民族的形成与迁徙、苗族的伦理道德观念、生产和生活习俗等丰富的内容,这部分巫辞长约5千余行,实是一部苗族的“史诗”。

 

其实,苗族椎牛的全过程并不限于巫师的“独角戏”,更为喧声夺彩的还在于广大苗胞的参与:①凡前往作客的苗胞皆盛装艳服,展示了苗族服饰的风彩;②在椎牛祭的迎客、摆古、接龙、送客等仪式中,都贯穿了苗家以歌为言、以歌为情、以歌为媒的优良传统习俗,显示了苗家热情好客、开朗向上的精神品格;③尤其是在最后一天的当晚,苗族举行了盛大的“跳鼓脏”表演。

 

苗族椎牛祭在历史上促进了苗族内部的团结,是苗族合族共济的沾合剂之一。苗族人民还利用椎牛之机,展开了一场又一场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斗争,推进了苗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苗族椎牛祭还有着重大的现实价值和科学价值:它源远流长,是我国以致于全人类远古祭祀活动的一块珍贵的“活化石”;它内容丰富,是苗族古代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它思想性强,是苗族开展民族优良传统教育的极好课堂;它场面宏大、文化活动形式多样,是苗族聚会欢庆的重大节日。因此,对之大有保护和传承的必要。

茅 古 斯

    

茅 古 斯


茅古斯舞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流传区域内的各县志、厅志均有记载。其主要流传在湘西州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古丈县等地。每逢正月,土家族村民结稻草为服,扮演原始初民渔猎农耕等故事,用以祭祀祖先创业功德,祈求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茅古斯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及一定的表演程式,以村落或姓氏为单位轮流举办,持续五至九天不等;全用古代土家语演唱,以至有些土语今人无法翻译。保留至今的剧目有《做阳春》、《赶肉》(即狩猎)、《捕鱼》、《抢亲》、《甩火把》等。


由于茅古斯舞用于祭祀,故降神、像神、娱神的舞蹈场面非常多,舞汇古朴而丰富。研究者们从形式和内容出发,考虑到其中设计大量夸张的男根崇拜表演内容,认为茅古斯应是父系社会初期产生的祭祖仪式,距今应有9000年的文明史。因此,湘西土家族茅古斯舞被称为中国最古老的舞蹈, “中国民族戏曲和舞蹈的最远源头”和“史前稻作文化的活化石”。

 

在土家族语中,茅古斯被称作“谷斯拔帕舞”,其表演大多与跳摆手舞穿插进行,也有在一定场合单独表演。,土家语称为“帕帕格次”或“拨步卡”,汉语多称为茅古斯或毛猎舞。它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演土家先民渔、猎、农耕等生产内容,既具有舞蹈的雏形,又具有戏剧的表演性,两者杂糅交织,形成浑然一体的祭祀性舞剧。

 

茅古斯舞动作特点别具一格,表演时曲膝抖身,浑身抖动,全身茅草唰唰的响,头上五条大辫子左右不停摆动;碎步进退,左右跳摆,摇头抖肩。根据表演的动作内容,可一目了然,如“打露水”、“扫进扫出”、“围猎”、“获猎庆胜”……。舞蹈最突出的特色是服饰原始,身穿草衣树皮,古老大方,颇有原始人的形象;表演者的动作古仆健康,对话时要求变腔怪调,使观者辨认和监听不出表演者是谁,这是舞蹈者最大的成功。根据茅古斯舞的形式和特点,可判断它历史悠久,对土家族舞蹈来源的研究和探讨,将提供较可靠的线索。

 

纵观茅古斯舞的表演,对研究土家族最初的生活形态、原始生活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历史价值:

 

1、它实录了父系社会初期至五代时期的“酉溪人群”的渔猎、农耕的生产生活,婚姻习俗情况,以及湘西原始毛人的生存繁衍状况,说明中华文明不止五千年,还应上溯得更远。

 

2、它以丰富的内容与湘西酉水流域旧石器、新石器考古遗址相佐证,扩写了土家族古老文明的历史进程。

 


文化价值:

 

1、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考察,它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古老遗产。

 

2、从戏剧发生学来说,它是中国戏曲的一条古根,从中可以找到戏曲的写意性、虚拟性、模仿性等基本性的创始缘由和载歌载舞表演形式的造因。因此,有些戏曲专家赞它为“中国戏曲的最远源头”。

 

3、从舞蹈发生学来说,它是我国民族舞蹈的一条古根,被称为“中国舞蹈的最远源头。”

 

4、从宗教学的角度来考察,它保留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神崇拜等上古时期遗存的种种精神符号,其巫词、巫术、巫歌、巫咒、巫祀为人们研究中华上古时期的宗教源要提供了珍贵的“活化石”。

湘西咂酒

    
湘西咂酒


 

 

咂酒,古称筒酒、咂嘛酒、钩藤酒、竿儿酒等,因其用竹管咂饮而得名。它是苗族人民特有的一种传统饮料。常在重大节日、婚丧嫁聚、宴迎宾客等隆重场合饮用。咂酒的酿制,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

 

【制作方法】

 

1、以糯米、小麦、高粱、小米、稗子为原料,各种用料量相等,上锅蒸熟,然后用酒药搅拌均匀,晾晒一下,略喷水。

 

2、然后放入瓮中,置于火旁发酵,温度掌握在60℃左右,一昼夜后即由酸变甜。

 

3、随即把坛瓮搬离火边,用猪膀胱皮封住瓮口,放阴凉处贮存待用。

 

【饮用方法】

 

需饮用时,将瓮口打开,注入开水(冷天用温开水,热天用冷开水),然后插入竹管吮吸。竹管以水竹为佳,竹管的长短,以瓮的大小而定,无节者为最佳,遇有节,则事先打通。管底破成十字,用细铁丝编成滤网,防止酒糟吸入管内而阻塞管道。

 

饮咂酒时,在场者沿酒瓮围成一圈,由年长者先饮,然后再由左而右,依次轮转。酒汁吸完后可再冲,直至淡而无味时为止。

 

咂酒一经开坛,剩酒无论浓淡,均不复再用。

 

【产品特点】

 

咂酒为原汁酒,酒液黄亮有光,香气浓郁芬芳,口感鲜美醇厚,未冲水时,大约在20度左右。含有较丰富的糖分、氨基酸、酯、甘油等物质,有一定的营养价值。适当饮用此酒,可以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有消除筋肉疲劳作用。

苗鼓飞扬

    
苗鼓飞扬



湘西苗族鼓舞,是我国苗族地区最独特的舞蹈艺术。它流传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市凤凰县泸溪县保靖县、花垣县古丈县等。

 

湘西苗族鼓舞历史悠久,据历史文献记载源于汉代以前,产生在苗族祭礼活动中。随着时代的变迁,苗族鼓舞己成为苗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艺术形式。湖南省文化厅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凤凰县山江镇、吉首市矮寨镇、己略乡、古丈县默戎镇分别授于“民族艺术之乡”、“苗族花鼓之乡”称号,以示保护。国家文化部于2004年4月公布第二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试点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列入其保护试点区。苗族鼓舞是试点区的重点保护项目。

 

湘西苗族鼓舞的种类多达几十种,常见的有:花鼓舞、猴儿鼓舞、女子单人鼓舞、男子单人鼓舞、团圆鼓舞。这些舞蹈动作的特点是:打鼓起舞,节奏明快,动作舒展大方,双手交替击鼓,两脚轮换跳跃,全身不停扭摆。《猴儿鼓舞》灵巧多变,风趣诙谐,挑逗戏耍,时儿打鼓、时儿离鼓、表演协调。《花鼓舞》温婉妖媚,轻盈柔软,身态柔美,极富表现。《男女鼓舞》多为屈膝矮桩,全身舞动,动作精犷,豪放刚健,《女子鼓舞》双脚轮梭,步伐灵活,头稍摇动,腰随扭摆,含蓄抒情。《团圆鼓舞》场面宏大,时儿边歌边舞,柔慢抒情,时儿激情狂舞,轻松活泼。

 

早在1955年古丈县苗族女青年龙彩莲,参加波兰举行的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表演了女子单人鼓舞,获是极好的评价。    

 


苗鼓飞扬

 


湘西苗族鼓舞因形成的历史久远,对研究苗族的历史、战争、宗教、迁移、生产、生产、爱情、民俗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历史价值】

 

湘西苗族虽然长期生活在一种刀耕火种、自主自立的氏族部落状态,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与外来势力的争斗也时有发生。特别到了明朝,由于对当时朝廷政策的不满,被迫多次揭竿而起,反抗朝廷,据史料记载,苗民起义大大小小有近百次,其中历时最长的一次达十六年之久,明朝廷调集京城及四省十余万兵力的征剿就有数次,象明朝始建的湘西南方长城就是直接镇压、限制苗族的历史见证。苗族人民在与外来势力的争斗和反抗朝廷的过程中,他们需要一种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去形成强大的战斗集体,才能使他们这个民族生存下来,在这样的民族力量的凝结过程中,在民族的生死关头,苗鼓和号角一样起到了巨大的号召与鼓舞作用,它能够穿山越岭、唤醒那沉睡于深山壑谷的古老苗寨,苗族鼓声与苗族人民的心脉跳动早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民族精神价值】

 

苗鼓是湘西苗族的圣物,自古以来,苗族鼓舞的表演包涵了苗族人民的信仰和民族精神,保护苗族鼓舞这一艺术形式,对提高苗族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构建和谐,培养苗族人民勇于创造,顽强拼博,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文化艺术价值】

 

历史上苗族鼓舞产生在苗族的祭祀活动中,常与傩歌、傩戏交替表演或联合表演。更深入地对苗族鼓舞进行发掘,抢救对中国舞蹈、中国音乐、中国傩文化的深层次研究,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对外交流价值】

 

很多国内外舞蹈专家观看苗族鼓舞表演后都认为,“这种独特的击鼓表演是是舞蹈国宝”。波兰、新加坡等国及香港地区曾邀请苗族鼓舞进行演出。

 

【旅游开发价值】

 

因苗族鼓舞的表演朴素、热情、大气,深受游客喜爱,成为我自治州很多景区的表演项目。吉首市德夯、凤凰县山江已经形成了苗族鼓舞品牌。

米酒飘香

    
米酒飘香

来《魅力湘西》,您有机会免费品尝到湘西特质的米酒……

米酒飘香

米酒飘香

米酒飘香

米酒飘香

米酒飘香

米酒飘香

在一段轻快的舞蹈之后,苗族姑娘们将走下台来,送上香醇可口的米酒让您品尝……


背景资料:

 

土家三杯酒

 

当您走进土族人的家门,主要就会热情地向您敬酒三杯。这是土族人的礼节,叫做“吉祥如意三杯酒”。主人总是杀鸡宰羊准备丰盛的饭菜,并轮流向客人敬酒敬菜。按土族人的习惯,杯中酒、碗里饭都要喝光吃尽。如果主人还要添,你可把碗上的筷子摆成十字,意思是“实在吃不下了啦”。向主人道谢时,主人在大门口又向每位客人再敬酒三杯,叫“送门酒”。土族人风俗,如果客人右手中指蘸三次酒,对空弹三下,就可换喝这三杯酒。

 

苗族牛角酒

 

苗族群众喜用牛角斟酒迎接客人。他们一般选择一种外形美观的水牛角,用小刀将牛角外刮光,在表面雕刻花纹图案,然后涂漆上彩。当客人来到寨门路障(因怕逃酒,特用柴禾和桌子横放路上,作障碍)前,穿着华丽的苗家姑娘便举起牛角酒相敬,同时另几位姑娘在客人胸前挂两三只紫色彩蛋,表示吉祥如意。初遇这种场面来客,见这大约装有500克酒的牛角,犯了寨规,还得罚酒一杯。其实牛角酒多为自家酿造的米酒,醇香可口,营养极为丰富。尤其在盛夏喝一杯米酒,解渴消暑十分痛快。

女 儿 会

    
土家情人节——女儿会


 

是谁家女子的印花折叠帕

婀娜的身姿似仙女回眸

招惹龙虎争斗

 

唱支山歌追慕你呀

锁呐奏响涛声依旧

背上你的花背篓

让你追随到绿林

 

翠屏环绕

听群峰竞秀

纵有千般姿态万种风情

也不及你的温柔

——摘自丁香树《相约女儿会》,原见于红袖添香网

 

女 儿 会

 

  女儿会”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节日之一,几百年来已形成了独特的节俗文化,它因在华夏大地上凸现女性光辉而备受关注。一般每年的农历7月7日至12日这几天,是传统的“女儿会”吉日,如今已发展成土家族聚集地区的民族节日。

 

被誉为“东方情人节”的土家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起初,在偏僻的土家山寨中,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是土家族男女青年在追求自由恋爱和婚姻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集体择偶为主要形式的节日盛会。届时,众多姑娘们以歌为媒,寻找意中人或与情人约会,畅诉衷情。

 

参加女儿会时,青年女子身着节日盛装,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穿上,里长外短,成笋壳状,层层可见,谓之“亮折子”或“节节高“,并佩戴上自己最好的金银首饰。

 

女儿会这天,姑娘们把用花背篓背来的土产山货摆在街道两旁,自己则稳稳当当地坐在倒放的背篓上。女儿云集,争奇斗妍,自然吸引着众多的年轻阿哥,小伙子们在集市上装作一副闲散悠然的模样,一双眼睛却滴溜溜地转,暗中寻找着心仪的小阿妹。碰到中意的阿妹,则上前搭讪,若双方话语融洽,机缘相投时,就到街外的丛林中去赶“女儿会”,通过女问男答的对歌形式,互通心曲,以定终身。

 

女 儿 会

《女儿会》节目剧照

 

相传,土家女儿会源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清雍正13年(1735年),实行“改土归流”,女儿会被禁止。辛亥革命后,女儿会又盛行起来。20世纪80年代后,在湖南、湖北等省西部土家族聚集地区,年年都要举办展示民族风情的盛大女儿会,使其成为了土家文化的象征和令山外人心动目眩的艺术奇葩。通过喜庆繁华而又朴素典雅的“女儿会”,能让人感受远古巴人真、善、美的脉搏与灵魂,看到土家人勇于追求幸福和自由的民族精神。

哭 嫁

    
哭 嫁哭 嫁

(哭十姊妹)


 

同喝一口水井水, 同踩岩板路一根;

同村同寨十八年, 同玩同耍长成人。

日同板凳坐啊, 夜同油灯过;

绩麻同麻篮啊, 磨坊同扼磨……

——摘自《哭姊妹》

 

哭嫁,是土家族特有的风俗,从古一直沿袭至现当代,它通过哭唱的方式,将姑娘隐藏在心底的复杂心理、细腻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婚前半月至一月,新娘即开始哭唱,其形式有一人哭、二人对哭、多人一起哭等。哭唱的内容多为哭爹妈的养育之恩、兄嫂秭妹别离之情、骂媒人,及对封建婚姻礼教的不满等;乡邻则以劝嫁为主,内容以贺新婚、夸新郎、互祝愿、道吉祥为主。哭嫁歌的格调新颖,哭词长短成句,贬褒明,有历代相传的,也有即兴之儿作,大都富有诗韵和乐感,其文词巧妙,寓意深刻。内容上有对旧制度的抨击,有对媒人的揶揄,有对旧情的抒发,有对亲人的怀念,有对妇女的赞颂,有对未来的憧憬,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哭嫁的内容也不断翻新。

 

哭 嫁

(出嫁)

 

临近婚嫁,新娘邀集要好的亲戚与邻里姑娘们,来帮助她赶做出嫁的针线活,口里就不由地唱了开来,不分新娘与否,一齐开唱,其曲调婉转、音韵低沉,抒情伤感,如泣如诉,虽不是哭,但比哭更情深意切,令人动容。哭嫁富有韵律,如《哭姊妹》中“看到东方发了白,姊妹留恋要离别,看到东方发了亮,姊妹撒手要分散。”七言四句,简直就是一首深情的惜别小诗,也是一首情真意实的民歌。在众多哭唱内容中间,新婚前夜陪“十姊妹”是唱哭嫁歌的高潮部分。

 

哭 嫁

(新郎新娘起舞)

 

陪十姊妹是新娘在新婚前夜,大约是夜里二三更天的时候,在厅堂里贴红挂绿,喜烛高照,厅堂正中横拼两张方桌,四周放置板凳,桌上首先陈列素食糕点如糖果、花生等,由都管安排人次,要将请陪姑娘一齐请到堂屋的一旁。音乐声起,陪十姊妹的仪式正式开始。首先,由安席的人(一般是中年妇女)请出新娘坐在正中桌的上位,然后把陪姑娘安坐在新娘左右位,待全桌坐位安排齐全,方请大家一齐坐下,如果还有空位,安席的人可临时请小姑姑入席。安席完毕后,行开令礼(由都管行开令之礼),接着就要轮流唱姊妹歌。席上姑娘按照由东向西的顺序,一人一首歌儿,自觉地接唱,有时也会一人唱众人合。姊妹歌的内容很多,多为夸讲、赞扬、言情、劝善、说古等,但开头一定唱“开台歌”,结尾必须唱园台歌,次序不能乱。如园台歌唱道:“一对凤凰飞出林,一双喜鹊随后跟,凰喊叫花结果,鹊喊叫果团园,花结果,果团园,花果团园万万开”,全是善意赞美与祝贺。十姊妹一席叙唱,往往通霄达旦,好不热闹,桌上的菜也先素后荤地不断添换。姊妹歌唱得好,还能赢得赞扬与喝采。

赶 尸

    
赶 尸

赶尸,顾名思义,就是驱赶尸体。它是湘西一种古老的神秘巫术。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就写过:“辰州(注:今湘西辰溪一带),地方是以辰州符闻名的,辰州符的传说奇迹中又以赶尸著闻。”

据传,赶尸这种巫术,或称为营生,最早出现在清朝中期。为什么会有这种“营生”出现呢?

湘西是一处贫瘠之地,从前很多人奔赴黔东和川东地区贩卖、采药、狩猎。由于崇山峻岭,瘴气重,恶性疟疾横行,生活环境十分恶劣,不少人客死他乡。而按照汉人的传统观念,落叶归根,人死后尸骨必须还乡入葬。

由于山高林密,虎狼成群,很难雇到车辆和担架。而棺木沉重,人力单薄,难以长途运输。水路也凶险,暗礁密布,船只常常沉没,加之那时人迷信,船夫不愿意装运死尸。何况,那些死者都是穷人,也付不起昂贵的运费。

于是,“赶尸”这种营生就应运而生。

按行规,不能叫赶尸的老板为“赶尸人”,这是犯忌的,应该含蓄地叫“先生”。也不能把死者叫死人,应叫谐音“喜神”。而且,干赶尸这行不能沾女人。丧主与“先生”谈好价后,交付银两和尸体,说明到达地点,就可以上船先走一步了。

每次赶尸,必须有两具以上尸体,这是规矩。等到尸体够数了,天一黑,“先生”就开始设坛、焚香、烧纸、念咒……

施了法之后,尸体便听从指挥了。

据说死尸双臂平平地伸出去,全身僵硬,四肢不能弯曲,行走时像麻雀一样朝前跳着走,他们头戴高筒帽,用黄纸遮脸。尸体能前行、转弯、上坡、下坡,只是不能后退,也不会让路。

有的说赶尸人是一个人,一路走一路敲铜锣,或者摇铜铃,提醒夜行的人不要冲撞。另一只手拉一下草绳,尸体就朝前跳一跳,就这样缓缓前行。

有的说赶尸的是两个人,分别叫“大尸命”和“少尸命”,他们手持辰州符和赶尸鞭,一前一后,驱赶死尸。

纵然是三伏天,行尸十天半月也不会腐臭。赶尸一般走的都是荒山险路,昼伏夜行。天差不多亮时,就赶到一个专门为赶尸人服务的旅馆休息。

这种收留尸体的旅馆,大门都是朝里开,十分厚重,涂着猩红色,像立起来的棺材。门后则是停放尸体的地方,他们直橛橛地倚墙站立。除了赶尸人,没有人碰那两扇大门,包括店主。那两扇大门,不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从来不关门。门后永远在阴影中,那是个阴森森的禁区。因此,当地都有忌讳小孩到门后玩耍的说法。

好,我们现在来想象一下那恐怖的赶尸场面——

一条荒山野岭的崎岖山路上,四周的树木黑糊糊的,高高的夜空上,挂着一弯冷月。这时,万籁寂静的林中传来一阵清脆的铃铛声。这人迹罕见的深夜,突然出现了一队赶路人,使林中各种野物虫鸟也屏住了呼吸。

铃铛声越来越近,可以隐隐听见脚步声了。那脚步声很古怪,好像几双脚同时在朝前跳:“唰!——唰!——唰!——唰!”

终于,我们睁大的恐惧目光看清了!借着夜色,可以看到走在前面的人穿着一件深蓝色的道袍,背着一个包。他一边走一边摇着铃铛,无疑这是先生了。先生后面跟着高高矮矮几个人,这几个人都戴着高筒毡帽,穿着宽大的黑袍子,做工粗糙。看不到他们的脸,因为他们的额头上粘着黄表纸,垂下来,上面画着怪兮兮的符,这是被赶的尸体。

他们上肢平伸,身体僵硬,一举一动就像一个人。他们跳得很整齐,很专注,很卖力,很生硬。湘西古老的赶尸场面出现了!

空旷的山野间,只有那恐怖的声音特别刺耳:“唰!——唰!——唰!——唰!——”


赶 尸

传真: 0744-5668095
电话: 0744-5667777
地址: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桂花路20号 (专家村酒店旁)
网址: http://www.meilixiangxi.cn
电子邮箱: zhouwei33703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