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阆中古城

现在位置:首页>>旅游景点>>南充阆中古城


省份: 四川省
城市: 南充市
县区: 阆中古城
景区级别: AAAA
南充阆中古城地图:

点击地图区域不放拖动可移动地图, 使用左上角控制器可缩放地图.(地图位置标点偶有误差,仅供参考)

正在努力装载南充阆中古城地图...


简介:
阆中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市、省级卫生城市,素有“阆苑仙境、风水宝地”之美誉,三面环水,四面环山,水在山中,城在水中,风光钟灵毓秀,如诗如画。阆中古城保护完整,风格独秀中华,奇特的风水格局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独树一帜,被称为“风水宝地”。
景点类型: 古镇*,AAAA*
出行方式: 参团*,自助*,自驾*
适合人群: 家庭*,个人*,情侣*,公司*,朋友*,小孩*,老人*
游玩项目: 摄影*,文化游*,观赏*
景点:

孔家大院

      孔家大院为明代孔子第七十六代孙所建的住宅,已有400多年历史。该院坐南朝北,由正院10间房屋左右对称组成。中间为主庭,东西两侧为花厅,占地300余平方米,建筑布局为四合院小天井双坡青瓦屋面的穿逗结构,门窗雕花,正庭大梁上有太极图与龙纹彩绘,是典型的川北古民居大院。该大院院侧为古百花庵。明宪宗十四年(1478),新都才子杨廷和(状元杨升庵之父)赴京应考路经阆中,应僧人之请为该庵题写“云林”大匾,此匾保存到民国时期。后,庵毁于大火。孔家在庵侧修建了这座孔家大院。明、清时,孔氏为大户人家,以教书为生,兼营其它产业,后家道衰落。1912年、1939年,时任川北宣慰使和川康建设期成会阆中办事处主任的张澜先生在此设署衙。国民党29军军长罗?群也看中此院,长期居住。

巴巴寺

     巴巴寺位于蟠龙山南麓,为伊斯兰教嘎德忍耶教派第一位来我国传教的祖师华哲?阿卜董拉希(又称“西来上人”)的墓地。“巴巴”,即为阿拉伯语“祖先”、“祖师”的意思。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人穆罕默德第二十九代裔(yī)孙华哲?阿卜董拉希,从甘肃陕西来到阆中传教,阆中川北镇总兵马子云待为师长,让他定居在铁塔寺(古城东门北侧)。这位“西来上人”神形古健,状貌若仙,他“胸藏三教之书而不以文名,艺精百家之奇而不以技称”,言语诙谐,善于骑射,尤工诗歌。他同马子云常游蟠龙山,见南麓处居蟠龙山龙脉之首,便卜阴宅(坟地)于水池之中。康熙二十八年三月,阿卜董拉希去世。他的高足弟子祁静一与马子云便在他生前所卜之处建造“拱北”(墓亭),排水填土,将其安葬于内,并命名为“久照亭”,俗称巴巴寺,占地20亩,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巴巴寺山门为木石结构,上书“久照亭”,还有“真一还真”的镏金门额。入门西侧,有乾隆年间水磨青砖砌成的大照壁,长约10米,高8米。照壁正面镂空雕刻写意山水,背面为古松劲竹,配以花卉,作品取样于唐代张藻和明代唐寅,刀笔隽美,富有立体感。照壁为须弥座,五脊顶,飞椽镂空,工艺精美。久照亭大殿,为三重檐盔式四脊顶建筑,外体为四方形,室内藻井为八方形,即所谓“明四暗八”。廊檐门窗,顶楣落地,上刻国内少见的金边双层窗花,镏金镀彩,加上四周的龙墙砖壁相映衬,庄严肃穆。大殿分内外二室,外室锦帘垂掩,匾额高悬,水磨地面铺设丝毯跪垫,供人朝拜。内室即西来上人墓室,顶若苍穹,悬金匾两通,其一为清王朝宗人府右宗正多罗贝勒亲王手书“清修”二字,上饰龙吻金印。室中安放一宝鼎形镂空活动香炉,高二尺余,雕刻精细,是一件艺术珍品。大殿前面有一座结构复杂、雕刻精妙的四柱三间三楼式木牌坊,檐牙高啄,斗拱层层重叠,交错繁复,相缝合辙,无一榫楔,为木构之精品。牌坊正面一匾,书“仰止”二字,为清道光甲辰年立。牌坊前与照壁之间,为砖仿木结构垂花大门,吊柱挂罗,栏密花牙,雕刻十分精美。久照亭后院,有碑廊、潜花厅、拜主室,旁连外来朝圣者住室。厅内悬有乾隆时武状元哈攀龙书“清真流光”挂匾,并有明代吕纪、蓝瑛的山水、清代郑板桥的墨竹等名家书画。后园为生活用房,有井亭,其水清而甘,乃蟠龙九井之一。  阆中白塔建于明代,共十三层,高二十九米,外十二层,内六层并有螺旋梯道九十一级供人登临绕窗远眺,环形观揽阆中风物。阆中白塔是一座风水塔,密檐式和楼阁式相结合,塔盘用石料砌成八边形须弥座,塔身用青石砌成八边形锥体,通身布上白灰,巧借峥嵘突兀的山势屹立在阆中城东嘉陵江对岸东山之巅,是阆中的又一标志性建筑。有人又称作文笔塔,有诗文匾额 。   华光楼位于阆中市保宁镇上华街21号,矗立于古城南边,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光楼始建于唐,初名南楼,历遭火焚,于明清重建,先后易名为古镇江楼,华光楼,现存的华光楼建于清代同治6年(1867年),楼为四层,通高36米,层层有梯可登上屋顶。全楼除底层为石砌拱券外,以上三层为木结构,屋面为琉璃筒瓦,有仙人塑像、屋脊宝顶等,工艺极为考究,并具有地方特色。华光楼是阆中城区的主要景观之一,同时也是观赏全城及远山、近水风景的好地方。

贡院

    

贡院

 
    贡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又称作“考棚”,位于学道街北侧,是科举时代仕子应试的考场。阆中考棚建于何时,无确切记载,查明嘉靖《保宁府志》,说府文庙西为府学署,地点在今绸厂和丝绸电厂内,明洪武四年在今学道街考棚处建抚按行台,清代则改为学院行署,顺治九年,四川临时省会设于阆中,并在此举行四川省乡试四科。清嘉庆二十二年,川北道黎学锦进行重修,“另为改造高朗,东西拓地数丈”。现在的贡院占地3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103平方米,为三进四合庭式建筑,穿斗木结构,房舍整齐,高出四周民房。第一进正厅为至公堂,即为考官唱名、发卷、监考的场所;第一进与第二进两厢为考室,每间考室有进出小门一道,正中墙头有小窗一扇,房顶置亮瓦和气孔。第一进庭院中有十字形走廊,两边栏杆连带靠背木椅,供考生休息侯点。第二、三进为考生食宿之所,亦为四合庭式一楼一底建筑,中间有纵向走廊通连;楼名明远楼。此外,还有供房师(阅卷官)、考官生活及办公用房。

贡院

  川北贡院山门,应试“举子”恭迎主考官进场

    科举制度自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立科考试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4年)废除科举的1317年历史长河中,全国大约进行过科举考试776场次,有录可查的状元有646人,其中武状元25人。期间,四川共出状元19人。而自古有“科甲胜地”之称的阆中,历史上共考取进士116名、状元4名、武进士17名;举人403名;各类贡生291名,是西南出人才最多的地方之一。到明清以八股文取士,钳制思想,文风僵化,考场弊端百出,不得不废除科举制度。而唐宋时的科举取土制度虽尚不能完全达到德才兼备的要求,但进行公开考试,试卷密封,凭卷录优,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取士,此举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风俗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被世人传承、保留和借鉴。

  阆中至今还保存着唐宋、明清时期的学道街、状元街、三陈街,在古城的西侧还保留着一处明清时期的贡院(俗称考棚),为乡试(省考)考场。考棚建于明嘉靖年间,有考房40间。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在学道街考棚处建抚按行台,清代改为学院行署,即学台衙门。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因清军尚未攻取全川,四川临时省会设于阆中达17年之久,并在此举行四川省乡试四科,即补辛卯科和甲午、丁酉、庚丁三科,至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又增设癸卯科。

  阆中乡试贡院在秋天举行考试,称“秋闱”。考生进考场之日,发给考生三根蜡烛,烛尽收卷,所以在阆中贡院发生一则趣谈。主考权德舆在收卷时戏言:“三条烛尽,烧残举子之心。”一举子对曰:“八韵赋成,惊破侍郎之胆。”考棚第一进与第二进两厢为考室,考试的房间编号入座,称“号房”,每间考室有进出小门一道,正中墙头有小窗一扇,房顶置亮瓦和气孔。第一道庭院中有十字形走廊,走廊两边栏杆连带背的木椅称飞仙椅,供考生休息候点。第二、三进为考生食宿之所,后有明远楼,为四合庭式一楼一底建筑,中间有纵向走廊通连,为阅卷官及考官的生活等用房。贡院占地5亩,建筑面积1103平方米,为三组四合院庭式建筑,是全国仅存的两处贡院之一。

  自南充首届旅游发展大会之后,阆中市委、市政府围绕打造“经济阆中、文化阆中、和谐阆中”的发展目标,提出力争用3―5年的时间,把阆中建成与丽江平遥等齐名的旅游古城之一,成为四川省的旅游强市。恢复重建道台衙门、中天楼、学署、武庙等清初四大古建筑,扩建张飞庙和贡院,复建五吉关、火神楼等风水标志性景点。完善提升滕王阁锦屏山、东山园林等沿江景区景点,构建各具特色的文化景观长廊。

滕王亭子石塔

    

滕王亭子石塔


    滕王亭子石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滕王亭位于城北玉台山半腰,现滕王阁景区内,唐滕王元婴镇守阆中时所建,同时建有玉台观,清以来合称滕王阁。建国后仅存部分台基及数间破屋,但岩有颐神、慈氏二洞及摩崖题刻保存完好。洞内有南宋人题记,洞外明部元书杜甫滕王亭子诗及杨瞻撰书颐神古洞诗四首。台基下有唐代佛塔一座,高8.25米,四方形塔基,刻四瓣梅花形须弥座,塔身为覆钵形,正中开一船形龛,内刻一佛结跏跌坐于莲台,上装塔刹,刹基两层,下层有石雕八力士举托刹身,上层为六方柱,各方开一昆门,门内刻一座佛,刹为火焰纹状。此塔为七级浮屠,原为三座,仅存一座。杜甫旅居阆中时曾游滕王阁,并有《滕王亭子》和《玉台观》诗各二首,极赞滕王阁风光的秀美和奇异,有“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之名。1987年新建滕王阁和玉台山庄,并配以石坊、石桥、长廊、亭台,开辟为滕王阁公园。玉台山下今沙溪小学处原为望水寺,玉台山西有西岩寺,宋代叫景德院,与玉台山相接的伞盖山东有北岩寺,唐代高僧宣什曾住持于此。

清真寺

    

清真寺


    清真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又称礼拜寺,位于礼拜寺街西侧,为伊斯兰教民礼拜场所,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仿照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建造,占地4亩,建筑面积864平方米,寺门东向,面阔三间,悬山式屋顶,脊中央塑雕花方盘,中贮泥塑莲花,稳托荸荠形宝顶。沿街置木栅门。进入大门,左右有碑室、廊房,院内花木繁茂,青石铺地。大殿装饰繁复,以筒瓦覆盖,檐下施六铺作斗拱,殿取明五暗三格局,其上架梁横列,不用中梁,故称无梁殿。殿的额、坊、斜衬和门窗都施雕花。殿内外悬挂“刚常正理”、“敬道归真”、“金天圣境”等鎏金大匾40余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将其列为全国驰名古建筑百座清真寺之一,成为本地回民和外来穆斯林教民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1935年3月,红四方军攻占阆中后,曾建回民自治区苏维埃于此,成为川陕区唯一的民族苏维埃政权。

读书岩石刻

    

读书岩石刻


    读书岩石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读书岩,俗称状元洞,又称台星岩、南岩、将相堂,位于大像山上。出大佛寺沿虎溪而上,层峦处即见一天然岩穴,长34米,深约20米,穴口高4米许,有山泉从上岩流泻而下,汇为岩穴前的瑞莲池。北宋阆中人陈省华为避城市喧嚣,将三个儿子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送到此处读书,故名读书岩,后来尧叟、尧咨高中状元,故名状元洞,又因尧叟、尧佐官至宰相,尧咨善骑射,文武双全,官至将军,故又名将相堂,又有御题“紫薇亭”,故又名台星岩。从古至今,这里多有名人来访,题刻甚多,主要有“紫薇亭”、“将相堂”、“出兄弟状元宰相处”、“香名万载”、“读书岩”、“书岩”、“捧砚亭”、“教子堂”等。明正德年间,巡按卢雍在读书岩建“三陈书院”,嘉靖时,分巡川北道杨瞻重修。后书院堂亭皆废毁。1990年重建,占地8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53平方米,其景观更胜于昔。

大像山摩崖造像

    

大像山摩崖造像


    大像山摩崖造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嘉陵江东岸大像山上,主体为崖峦石刻大像,这尊释迦坐佛,就天然石崖凿造而成,高约10米,是四川10座大佛之一。佛像头饰螺髻,脚踩莲台,袒胸露怀,左手平放膝上,右手屈施无畏状,衣纹凸起,端庄慈祥。大佛由三重檐楼遮护,称为大佛寺,又名大像寺。据崖龛内壁刻记于唐元和四年的《东山大像精舍何居士记》,此佛为阆中人何居士所刻,成于公元809年以前。五代龙德元年(公元921年),在大佛身后添刻高10.2厘米小佛4000余尊,整齐排列,工艺精巧。宋神宗元丰八年对大小佛像贴金身,宋太宗雍熙二年新建千部华法经藏楼,大佛寺敕名永安禅院。徵宗崇宁二年因避讳改为福昌院。明代复称大像寺,亦称大佛寺。寺楼多次被拆毁,现为1991年重建。大佛旁有南海观音和送子观音两尊石像,右侧有石窟两龛,内有经幢和佛像,为唐、宋摩崖造像5尊,陀罗尼经幢一处,另有唐、宋、元、明、清历代石刻24处,凿崖五穴墓一处,风化摩崖石刻不可辨认者尚有10余处,共延展150余米。左侧有大像精舍和黄家亭子等名胜古迹,占地164亩,建筑面积2735平方米。杜甫曾有咏黄家亭子诗二首:“野畦连蛱蝶,江槛俯鸳鸯。日晚烟花乱,风生锦绣香。”

巴巴寺

    

 

巴巴寺


 巴巴寺的小穆斯林
巴巴寺

    巴巴寺的小穆斯林巴巴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蟠龙山南麓,为伊斯兰教嘎德忍耶教派第一人来我国传教的祖师华哲?阿卜董拉希(又称“西来上人”)的墓地。“巴巴”,即为阿拉伯语“祖先”、“祖师”的意思。巴巴寺山门为木石结构,上书“久照亭”,还有“真一还真”的镏金门额。入门西侧,有乾隆年间水磨青砖砌成的大照壁,长约10米,高8米,照壁正面镂空雕刻写意山水,背面为古松劲竹,配以花卉。久照亭大殿为三重檐盔式四顶建筑,外体为四方形,室内藻井为八方形,即所谓“明四暗八”。大殿分内外二室,外室锦帘垂掩,匾额高悬,水磨地面铺设丝毯跪垫,供人朝拜,内室即西来上人墓室,室中安放一宝鼎形镂空活动香炉,高二尺余,雕刻精细。久照亭后院,有碑廊、潜花厅、拜主室,旁连处来朝圣者住室,厅内悬有乾隆时武状元哈攀龙书“清真流光”挂匾,并有明代吕纪、蓝瑛的山水,清代郑板桥的墨竹等名家书画,后园为生活用房,有井亭,其水清而甘,乃蟠龙九井之一。巴巴寺,寺中有林,林中有园,园中有亭榭,不仅是伊斯兰教圣地,而且是伊斯兰教建筑艺术及其特色砖雕的一颗明珠。

华光楼

    

华光楼


   

华光楼


    华光楼(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又名镇江楼,阆中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位于上华街和下华街之间,紧靠嘉陵江岸,有“阆苑第一楼”之称,明以前称作南楼,是一座过街门楼,楼身建于5米高的石砌台基上,通高36米,三重檐歇山式盔状屋顶,四柱直木,全木结构。盖以翠绿色琉璃瓦,脊饰繁复,重脊套人、兽、鸱吻,正脊为珠宝形叠顶,高达3米。各层装以花隔门,并有回廊周匝,登览古城风光,宋仁宗时知州李献卿《南楼》诗云:“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华光楼下嘉陵江上,曾有浮桥连接对岸南津关,桥为木船35只连接于水面,铺上木板,两岸以铁兽为桩,系以铁缆,秋冬水落时架设,春夏水涨时拆去。楼底石台基南北向起拱形门洞,供行人通过,石拱门上刻有当年红军标语。楼内外左右,昔为商贾云集的闹市,金玉麟《夜登华光楼》诗云:“春城天不夜,人语市如潮。”

自助旅游指南:     交通:阆中已基本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陆、空交通体系,国道212线北经广元直达兰州,东连重庆,与省道302线交汇形成网络。阆中距南充138公里,距广元150公里,距成都329公里,每日有数班长途客车往返。阆中水运上达广元苍溪,下达南部、蓬安、南充、武胜合川、重庆,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如果游客想从成都去阆中,可以在成都的城北车站乘坐发往阆中的公车,每日9:30、14:30、17:30、18:00有四班车前往。票价卧铺54元,坐票40元。
传真: 0817-6232678
电话: 0817-6238777
地址: 四川阆中中华阆天城游客接待中心
网址: http://www.517lz.com
电子邮箱: 51930353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