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 (shí miàn mái fú)

现在位置:首页>>成语词典>>十面埋伏

【使用频度】经常使用
【产生年代】古代
【语法结构】偏正式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解释】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英文解释】ambush on all sides
【典故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垓。”
【语法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举例造句】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九章:“十面埋伏,我预先布置好啦。”
【同义语 近义词】四面楚歌
【成语接龙】一以当十 一五一十 八九不离十 识二五而不知十 用一当十 行百里者半九十 闻一知十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以一当十 七老八十 同盘而食 井渫不食 废寝忘食 泥名失实 匡国济时 鲜衣美食 人浮于食 鹑衣鷇食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田月桑时 伏低做小 伏首贴耳 伏而咶天 伏法受诛 伏龙凤雏 伏地圣人 伏虎降龙 福过灾生 扶老携幼 浮家泛宅 浮迹浪踪 浮瓜沈李 浮白载笔 扶摇直上 福为祸先 福为祸始 浮石沉木
【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重用淮阴人韩信,先后活捉魏王豹、赵王歇、燕王藏荼、齐王田广。他被刘邦封为齐王后率30万大军和彭越的军队会师,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他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逼使项羽在乌江自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