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告投杼 (sān gào tóu zhù)

现在位置:首页>>成语词典>>三告投杼

【使用频度】很少使用
【产生年代】古代
【语法结构】紧缩式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解释】:丢弃;:古代织布用的梭子。比喻流言多次传播能使人相信不疑
【典故出处】《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举例造句】鲁迅《书信集·致李康中》:“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相关成语】曾母投杼
【成语接龙】两两三三 连二并三 不壹而三 咸五登三 事不过三 径一周三 一而再,再而三 连二赶三 让再让三 语四言三 杼柚之空 杼柚空虚 杼柚其空 柱石之坚 祝鮀之佞 著于竹帛 铸甲销戈 祝僇祝鲠 筑坛拜将 助我张目 铸新淘旧 铸山煮海 祝不胜诅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费地有一个与曾参同名的人在外杀了人,有好事者跑到曾参的母亲那里说:“曾参杀了人。”曾母回答说:“我儿不会杀人。”照常织布。没多久又有两人跑来误传曾参杀了人,这时曾母害怕,就投杼逾墙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