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三公 (yī guó sān gōng)

现在位置:首页>>成语词典>>一国三公

【使用频度】经常使用
【产生年代】古代
【语法结构】偏正式
【感情色彩】贬义词

【成语解释】: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英文解释】state with three rulers
【典故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语法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举例造句】武夫当道势汹汹,一国三公谁适从。(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十四回)
【同义语 近义词】政出多门
【相关成语】折臂三公
【成语接龙】众口如一 参差不一 合而为一 言行若一 始终若一 斠若画一 言行不一 众多非一 较若画一 合二为一 东市朝衣 心病还须心药医 祸福相依 气吞虹蜺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如不胜衣 病急乱投医 打恭作揖 白日绣衣 生死相依 公平交易 公才公望 公正廉洁 公私两济 公而忘私 公子王孙 公私两便 公买公卖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功成不居 攻守同盟 攻心扼吭 攻苦食淡 功高盖世 功名利禄 躬体力行 攻过箴阙 躬自菲薄 恭行天罚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献公宠幸骊姬,欲废太子申生改立奚齐为太子。骊姬设法把申生、重耳、夷吾送到边疆镇守,派土伪为他们建城堡,土伪十分为难,只好草草了事,说一个国家有三个君主,不知道听谁的好。不久晋献公杀申生,重耳与夷吾外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