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南园古村

现在位置:首页>>旅游景点>>河源南园古村


省份: 广东省
城市: 河源市
县区: 东源县
简介:
南园旅游区是河源市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客家古村落。它位于东源县仙塘镇红光村,紧靠东江西岸,距离河源市区12公里。这里保存完好的客家民居建筑群和独特的客家风情,构造成了一种颇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南园旅游区共有古民居建筑30多座,多数建于明末清初,建筑的选址讲究座向和周围环境,一般选址坐北朝南,所体现的特色是:取材便利,楼体坚固牢靠、规模大、结构封闭一体;同时客家民居还体现了阴阳思想和家族观念思想。南园旅游区建筑群中,规模较大保存最好的民居是“大夫第”、“新衙门”、“老衙门”;最难能可贵的是“柳溪书院”。旧时潘氏家族的显赫历历在目。
南园旅游区的“百年果园”更是大家不容错过的一道风景线,果园位于美丽的东江岸边,全部都是近二百年的老荔枝树,岁月给它们留下了弯弯曲曲的造形,一棵棵巧似一盘盘名贵的盆景。
纯朴热情的东源客家人欢迎各位朋友到南园旅游区来--品味精湛的客家民居文化、体验古朴的客家乡村民俗风情!
景点类型: 民居*
出行方式: 参团*,自助*,自驾*
适合人群: 家庭*,朋友*,小孩*
游玩项目: 摄影*,文化游*,观赏*
景点:

甲申重修柳溪书院记

    

  甲申重修柳溪书院记

 

 

 

 

 

柳溪书院始建于清道光四年,乃仙塘潘氏读书继世礼义传家之圣地也。历经一百八十余载岁月荏苒,风雨剥蚀,榱桷朽坏,垣宇倾侧。岁次甲申,红光村委会筹建南园古村风景区。幸得潘氏众亲支持,并由深圳万丰同宗强恩先生一力承担修葺之资。遂重修柳溪书院经数月工程督造告竣。令柳溪书院恢复当年之构造且焕然一新也,倘登堂入室或漫步庭院瞻仰游览,均可观当时之风貌。族人无不欢欣互贺,更敬佩强恩先生之义举。皆云其袭潘氏祖先之高德,延潘氏祖先之恩泽,为潘氏宗族之荣耀也。惟如此,潘氏族人福泽岂不绵长哉。
万丰、仙塘皆系荥阳一脉,耕读传家,诗书启后,同宗互谐,共襄盛举。业绩功德,真不朽矣。


 岁次农历乙酉年春月曹圣记

位置介绍

    

 

位置介绍

 

 

古村落位于河源市东北部,距离河源市区13公里,距离东源县城5公里,紧临仙塘镇,系原老仙塘镇所在地。
古村落在清朝同治时期属于河源县禾溪约,称为仙塘村;光绪二十四年(1908年)改约为乡,古村落仍然称为仙塘村;直至解放后,1950年1月古村落属于仙塘乡;1970年仙塘乡改为人民公社,古村落属于仙塘人民公社,现属于仙塘镇红光村。

古炮楼

    

古炮楼

 

 

 

 

古炮楼遗址由主楼、地道、典当行遗址和古井组成。高七层,墙身厚度达到80厘米,本地称为“粽墙”。墙身的材料不单是沙、石灰和黄泥,还加入了炒过之后的糯米粉、红糖与沙、石灰和黄泥一起搅拌作成材料建成,使墙身更结实坚固、韧性更大。这座炮楼与新衙门建于同一时期,距今近两百年的历史。炮楼处于新衙门东北角的土坡上,把新衙门和老衙门连为一体。现在所看到的炮楼遗址只有三层,拆毁之前的炮楼有七层高,是“回”字形的楼层结构,中间是一个天井,四周由厚墙和木板砌成。每层楼设有“军火间”还有士兵休息的地方。炮楼里面布置有24门大炮,数百支枪,分布在炮楼四周大小不同的枪炮眼上,?t望窗和枪眼遍布四周。
炮楼的北面是潘氏的典当行遗址。它是由潘氏十五世潘宝忠开设的,与新衙门建于同一时期。典当行和古井都隶属炮楼的一部分。典当行外门的门框是青石材料,坚固无比!每一道门都有几层保护,有门竖拦、门板、门竖栓、门横栓等等,外墙上有一排排的枪眼。
古井由炮楼的外墙包围着,在炮楼里面。古井挖于明朝的万历年间,距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古井也是整个炮楼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使潘家人被敌人围攻时保证了村子里面几百户人家的用水需要,从而抵御了敌人的封锁。
地道设在炮楼里面,连接新衙门,长13米,四周由大青石板砌成,里面拾阶而上,结构牢靠。地道的入口在新衙门左边一条巷子尾部,出口有两个,一个设在炮楼里,另外一个出口在炮楼外面,仅容一个人进出,易守难攻。潘氏族人可以从新衙门地道出口直接上到炮楼,人力的支援、弹药的补充、粮食的供应都是由地道输送到炮楼里面,是古村落整个防御系统的关键环节。

柳溪书院

    

 

柳溪书院

 

 

 

 

 

1、建筑结构和规模
柳溪书院建于清朝道光元年(1824年),至今180年历史,是仙塘潘氏三股出资同造,三股分别为:十三世潘存谦一股,十八世潘应芳和潘应杨兄弟合一股,十九世潘湘澜一股。书院门外有一溪流,柳树成荫、碧水环绕,故称“柳溪书院”。
柳溪书院建筑面积达400平方米,里面设有讲堂、凉亭、鱼池、照墙、厅、花园、走廊、厨房、水井、房间等。
2、建筑特色    
柳溪书院的功能决定了其特色。潘氏先祖为了秉承其家族之训:忠孝传家,诗书启后。出资兴建了专门培养后人的书院,在整个地区都显难能可贵。其特色主要体现在结构和装饰两方面:
结构:一般的民居建筑都是座北朝南,但书院正门朝东,是为了吸纳东来的紫气。进入正门的左侧是一间出售文房四宝的房间,门在里面窗向外,可以对外销售。旁边有一门,进去可见一天井,然后是一排房间,共有6间房,中间有一个厅堂,房间用作休息和住宿。由正门直对进去的是一圆形的月门,入了月门为院内,就是老师授课的地方,由讲堂、凉亭、照墙和鱼池组成。和这边的月门对称的还有一月门,再由月门进去就到了小花园、走廊和厨房。结构别致,功能齐备。
装饰:装饰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雕刻以及地面上由鹅卵石铺设的图案。书院梁柱檐阁和窗棂上的木雕图案与客家民居的木雕图案有所不同,其主题有异。主要构图景物是:蝠、鹿、鱼、鸟等。比如“蝠”“鹿”就与“福禄”同音,它的寓意就是寄予这里的学子能够“福禄双收”,通过科举考试享受朝庭的“奉禄”。
书院的天井,地上有一幅鹅卵石铺成的图案。这个图案是整个南园村里面最精美的一幅,除了保存得比较好之外,同时它隐含了很好的寓意。我们看它的中间,是一颗铜钱,意思是财富;再看四个角上的图案,那是蝙蝠的形状。因为“蝙蝠”的“蝠”与“幸福”的“福”同音,以“蝠”比“福”,四个角上的蝙蝠是代表福、禄、寿、喜四福。所以整个图案的意思就是 “四蝠纳财,接纳四方的财福”。
3、保护和现状
柳溪书院整体结构保存得比较好,但是堋塌的情况十分严重。正门上檐向里面的部分,瓦片已经跌落,木材外裸破旧不堪;文房四宝房间的门窗空落,瓦面漏水;院内凉亭和讲堂的瓦面倒塌最严重,面积达1/3;月门里面的花园被毁坏,厨房、房间也落荒并有漏水现象;古井保存完好。所幸的是现在所破坏的部分都是建筑的表皮,仍然可以依照整个结构来重新修复,为此村里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后得深圳沙井镇万丰村潘强恩先生的资助,并由维修单位做出了书院的修复方案,由专业的古建筑工程队对其修复,历经数月工程督造,在2005年2月已重修完成。现柳溪书院恢复已恢复原貌,并且焕然一新,漫步书院,都可感受柳溪书院旧时风貌。

老 衙 门

    

 

老 衙 门

 

 

 

 

 

 

1、建筑结构和规模
    老衙门建于清朝乾隆辛末年(1751年),距今有243年的历史,为三进式府第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由斗门进入。主体分上、中、下厅,另处还有左右巷及两边的厢房,共有40间房,12个天井,11个厅,2条巷。
老衙门由斗门进入,斗门和围墙连在一起,里面有三个门,正门最大;由正门进去是前、中、后三个厅,及每个厅侧边的两间主人房;还有左门和右门,从左、右两个门进入里面是左巷和右巷,两条巷子把主体建筑和两边的厢房隔开,所以就有一列左厢房和一列右厢房。两列厢房尾部又向横向伸展,形成一个密实的整体。
2、建筑特色
    老衙门的主人是仙塘潘氏十二世――潘世拔,官至江浙温台盐运使副使,乾隆年间带职还乡,老衙门就是他当年回乡之后建的。这幢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建筑除了担当其办公场所之余又作为居家住所,所以在功能的设计及雕刻的图案上都与普通的民居建筑有一定的具别。
第一,由斗门进入的左侧房子是“点灯房”值班的衙差在这里看护,除了夜晚打更之外还有保卫和传讯的功能,所以斗门上面还有一层楼阁,可以观察更远距离的情况。点灯向外的墙面有一个四方空心的窗户,专门留给衙差了解外面的情况,如夜晚有人敲鼓喊冤就可以从这个窗子伸出盏灯,看清来者何人,再向里面禀报。这是其它客家民居建筑所不具备的设置,也是老衙门的特色之一。
第二,老衙门作为官府公堂,代表当时的朝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所以它的地板就与普通的客家民居不同。一般的客家民居,无论主人再有钱,都只能用青砖作为地板。但是老衙门前厅和中厅的地板是用淡红色的花岗岩石铺砌而成的。这些呈长方形的石板砖,每块的面积为20CM×80CM。其表面的颜色与厅堂的红墙底对相符应,同是也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上厅的地板是普通的青砖,因为后厅只作为供奉祖先的场所。三个厅堂用两种不同的材料做地板,正是由于老衙门的功能决定的,这也是老衙门的又一特色。
第三,老衙门的木雕图案也有其独特之处。龙凤和花虫鸟草是客家民居木雕图案的主要构件,而这里的前厅屏风上面木雕就非常另类:刻的是一位官员意气风发地站着,其前面一只半跪着的猴子双手向他呈上仙桃,“灵猴献桃”寓意官程更加坦荡亨通。中厅屋梁上的木雕图案以龙为之,附以腾云衬托,而未见有凤,因为龙是皇帝的象征,是权力的代表,这样的木雕主题就非常突出。老衙门的木雕图案也是这座建筑的一大特色。
3、现状保存
   老衙门这幢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建筑除了担当衙门办公场所之余又作为居家住所,所以在功能的设计及雕刻的图案上都与普通的民居建筑有一定的具别。整座建筑,前半部分的保存相对于后半部分较完好。从斗门沿外墙往房屋的四周延伸,基本完好,到左右厢房向横向交接的部分,被拆除剩下残墙断壁较难修复,幸亏面积不大。可根据旧貌用以前的旧材料恢复。
左右巷子也较破旧,表面铺的鹅卵石大部分松脱,地形部分下陷;左右厢房少部分被拆除,也有倒塌的部分,占房间总面积的1/10;主体建筑(三个厅及每个厅两侧的主人房间)保存较好,所面临的是建筑材料已经老化的问题,必须更换和修护。老衙门的整体结构并没有破坏,当年虽然使用较好的建筑材料,但是经历了两三百年的风风雨雨,老化问题也在所难免。所以必须安排专业人事对古建筑进行看护和进行卫生清理工作。及时除去杂草,对所有木料进行防虫防朽,确保里面通风透气,尽量使其不受受潮。

大 夫 第

    

 

大 夫 第

 

 

1、建筑结构和规模
大夫第建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直到光绪十年(1884年)才建成,历时二十二年,至今有110年的历史。大夫第也是府第式的客家民居建筑,但它只有左巷和左厢房,右巷和右厢房因为土地归属问题而无法建起。所以它的总面积只有1200平方米,不设斗门,取而代之的是与正门对称的门楼。
大夫第的主人――仙塘潘氏十五世潘郁文,光绪十六年(1892年)加捐中书科中书,次年晋捐光禄寺署正加二级。光绪皇帝赐“奉直大夫”;父因子荣,其祖父潘树球和其父潘思灏各获赐“奉直大夫”。祖孙三代均得大夫门第,遂称“大夫第”。
大夫第的结构先天不足,缺少了右半边,所以它的外围是由门楼和围墙连接而成的。门楼与主体建筑正门之间形成一个小庭院,整座建筑在不完整间又体现出其特有的整体性。
2、建筑特色
大夫第是清朝末期的建筑,经过了仙塘潘氏十三世潘树球,十四世潘思灏和十五世潘郁文三代人的精心建造,历时二十二年,耗资1万银圆。在整个古村落现存的建筑中规模虽不算大,但做工最精细,用料讲究,石灰、砖木、青石结构,豪华瓦房,其特色体现在:
第一,门楼;大夫第不是由斗门进入,而是正面的门楼连接围墙。门楼与正门朝南,中轴对称,突破了客家民居斗门与围墙连接的常规。门楼与围墙连接一方面增强了房屋主人的安全感,起到防盗的作用;另一方面营造出整体感,弥补了没有右厢房所带来视觉上的缺陷。由此也体现出古村落在建筑与环境协调上运用得别具匠心,以及客家人的聪明才智。
第二,大夫第缺少了右巷和右厢房,所以现存的左巷经过精心设计和建造,潘氏先祖就取名叫做“青云巷”。青云巷与房屋地形对称,分三级层层上升,地下由鸡蛋大小的鹅卵石铺设而成。
    其一:“巷”与“上”音相近,读之顺口,寓意明显;
其二:“青云巷”都位于两座建筑之间,三面高墙耸立,形成一条通道,抬头只见青天白云,进入里面层层升高,取其“青云直上”之意,俗称“青云巷”。
“青云巷”既美观又实用。它合理地分隔了建筑空间,又起到通风透气和防火的作用;同时,“青云巷”又寄予了主人对子孙后代的期望:步步高升、青云直上。
第三,大夫第的木雕和壁画保存完好,光泽犹存,主题鲜明。木雕的构图以龙凤为主,花虫鸟草辅之。整座建筑的梁柱、檐边和窗棂以及木材的交接部位,都经过精心的雕凿、细心地修饰,所有的图案没有两幅的内容是雷同的。厅堂的高墙与瓦面结合部位绘有壁画,大部分清晰可见,特别是中厅前面。
3、现状保存
   大夫第是整个古村落中保存最完好的建筑。共有14间房、6个厅、5个天井、1条巷,现住有3户人家。巷子和天井由大小均匀的鹅卵石铺成;厅堂和房间都是青砖地板,至今完好如初;房屋的瓦面无漏水破烂之处;木雕、壁画、诗歌仍然清晰可辩。
中厅前面墙上的壁画,保留至今仍然十分清晰、完整。左手边有一幅“富贵长寿图”,图两边是两首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右手边有一幅“英雄独立”图和两段《藤王阁序》的开篇之句;这里的诗歌和壁画反映了主人退官后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主人独特的品味和高雅的情节。

客家民俗博物馆

    

 

客家民俗博物馆位于东源县仙塘镇,距市区12公里,依托一座古老的“府第式”民居----锁头独角楼而设立。
仙塘镇附近有古民居建筑30多座,选作客家民俗博物馆的这座民居建于明末清初,乾隆17年,公元1949年11月12日进行复修和扩建后栋。该民居已发展到1500多人,其中华侨近百人,本座民居共有66间房,23个厅,12个天井,此外,还设有书房、楼阁、厨房、澡堂、斗门、走廊、后花园及禾坪。厅分上厅(老人百年归寿时停放的地方)、中厅(拜祖、议事的地方)和下厅,中厅的大梁是“吊灯”用的,如果围里那家生了男孩,正月十五那天,要在此挂大花灯,并要在此摆酒,请家族的长辈来受拜、上族谱。上、中、下厅之间用两扇屏风相隔,一般在举行婚礼时打开下厅屏风,在老人百年归寿地才同时打开两扇屏风。下厅屏风的门槛很高,新娘跨过这道门槛,再跨火堆,踩簸箕,才算自家人。下厅左右厢房的两个龙窗,表示吉祥、平安。每天太阳照射龙窗时,厢房内的地面上便有两条活生生的龙闪动着。以往,这两个厢房为客家妇女怀孕安胎专用,此窗有“集天下灵气生龙子”之意。该民居建筑初始,在每个天井放了一只龟,意祈住在屋内的人能长命百岁,同时还可作疏通下水道用,现在仅剩下一只。最上方的天井中间有一块石头名为“发誓石”,如果这家子有人犯错误、违家规,要跪在这石头上对着祖宗、对着苍天发誓。
客家民俗博物馆内陈列有100多件客家人在不同年代使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具,都配有文字照片资料,说明客家人的历史变迁和用具的种类、功能等。100余件陈列品中,有石磨、碓、八卦床、八仙桌、棕笼等实物,且均按照客家人生活习惯依样摆设,分为卧室(男、女各一间)、厨房、作坊、厅堂、卧房里的枕头是木制的,男人枕的则是长方型的木箱,挂上锁,里面可以放家中的贵重物品如地契、财物等,男式的八卦床上刻有“诗酒琴棋阁、风花雪月开”等词句,反映了客家人的崇文思想。生产用具中全部都是耕田所用的农具,这又反映出了客家人重农思想和小农经济意识。
这座客家民俗博物馆是迎香港百年回归、电视连续剧《香港的故事》前十集的主要拍摄地,开镜仪式就在此举行,并拍摄了“阿带与水生初恋在吉祥围”、“二太太迫水生就范”、“水生与二太太被绑井边示众”等精彩镜头,阿带的两个扮演者陶红和李缓缓也在这里接戏。

客家渊源

    

 客家渊源河源是纯客家地区。
  所谓客家人,是指原籍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在东晋战乱时南迁,开始成为具有“特殊身份”(客户)的一群居民,更在后来的几次迁徙行动中,逐渐形成今天具有独特风貌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中华汉民族的一个支系。客家人最为明显的特征是讲客家话,客家语系是汉民族八大方言之一。
历史上,客家人有五次大南迁,时延1500年的记载。
第一次的大迁徙是在公元317―879年间。东晋的晋怀帝当朝时,由于西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在黄河流域先后建立了十六个不同的国家,形成对汉民族影响深远的“五胡乱华”之局,当时晋朝的朝廷,也被迫从洛阳迁移到南京建都,而在中原地区的不少官员和平民,也纷纷随着朝廷渡过黄河南下。这些自中原南下避难的汉人,因为流离颠沛,结果造成户籍凌乱甚至失去,只好托庇于当地原居民中的大姓,取得新户籍。但为了避免和原户籍者发生混淆,便把这些新来的户籍称为“客”。到了晋元帝大兴四年,朝廷便特别下诏,正式肯定这种附设客籍的作法,称之为“给客制度”。这是“客”字第一次在中华民族史上出现。
第二次大迁徙是在公元880―1126年间。唐朝末年,黄巢举兵起义及“五代十国”,天下大乱,客家先民又从皖赣某地居所,再迁往江南南部、福建西北及广东北边。
第三次大迁徙是在公元1127―1644年间。北宋末年,金元相继入侵,宋高宗南渡。在这过程中,许多客家人均卷入保卫宋室、抵抗元兵的勤王战争。宋亡后,他们只好退往更偏远的广东东、北部,在更加贫瘠的山区内定居与拓荒。杰出的爱国词人、客家著名的历史人物文天祥曾于1275年在江西赣州起兵抗元,收复州、县多处。后其长女文定、幼女文寿欲投奔其父,途经河源时病卒。文天祥在其著的《集杜诗两词》中亦有记述:“丙子定娘寿娘以病死于河源之三角”(即今连平县忠信镇)。文天祥后因兵败,作《正气歌》不屈而死。
  第四次大迁徙在公元1645―1843年间。与前三次迁徙原因是由于战乱不同,这次迁徙却是康熙皇帝为了争取南方的民心,赐给每个男子8两银子、妇女儿童4两银子,鼓励客家人迁入四川广西台湾。一向以客家人为荣的朱德同志的祖辈就是在这一次迁徙时,从韶关移居四川的。
第五次大迁徙是在1866年以后,发生于太平天国起义末期。由于太平天国的首领洪秀全是客家人,在太平天国失败后,许多客家人在清政府的压力下,纷纷向更偏远的南方,甚至向东南亚等海外地区迁徙。
客家人迁徙形态主要有“渐进式迁徙”与“蛙跳式迁徙”两种。他们在迁徙过程中,至少要带上两样东西,一是公鸡。表示传宗接代有望和听公鸡报时;二是先人的骨骼。他们把先人的骨骼装在瓦坛,带到新的定居点重新安葬。这就是客家人“二次葬”的习俗,表示崇敬祖先,希望祖先的在天之灵福荫子孙后代。客家先民中相当一部分是“望门之族”,知书达礼,所以在客家地区崇文尊教的风气一直很浓厚。


自助旅游指南:     交通广州天河客运站设有抵达河源的直通车,每小时一班。由河源市区至万绿湖旅游,可在东浦老桥头坐通往万绿湖旅游码头的旅游专线车,每15分钟一班。
传真: 0762-8816863
电话: 0762―8813323
地址: 河源市东源县仙塘镇红光村
网址: http://www.iweeeb.com/w/%E6%B2%B3%E6%BA%90%E5%8D%97%E5%9B%AD%E5%8F%A4%E6%9D%91